100%

●卷二百七十七 封建考十八

 

  ○五代诸王

  ◎梁亲王

  广王全昱,太祖兄也。太祖受禅封。贞明二年卒。

  友谅,全昱子。初封衡王,後嗣广王,坐弟友能反,废囚京师。唐师入汴,见杀。

  友能,昱子,封惠王,後为宋、滑二州留後。举兵反,败死。

  友诲,昱子,封邵王。坐友能反,废,後为唐兵所杀。

  安王友宁,太祖兄存子。受禅後封。

  密王友伦,太祖兄存子。受禅後封。

  彬王友裕,太祖子。为忠武节度使,卒。受禅後追封。

  博王友文,本姓康名勒,太祖养以为子。受禅後封。郢王友珪弑逆,并杀友文。

  郢王友珪,太祖子。受禅後封。乾化二年,弑太祖篡位,均王以兵讨之,自杀,追废为庶人。

  福王友璋,太祖子。受禅後封。

  贺王友雍,太祖子。受禅後封。

  建王友徵,太祖子。受禅後封。

  康王友孜,太祖子。末帝即位後封。後以反诛。

  ◎唐亲王

  邕王存美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不知所终。

  永王存霸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为军卒所杀。

  薛王存礼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不知所终。

  申王存渥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与刘皇后同奔太原,为部下所杀。

  睦王存义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後以郭崇韬婿,为庄宗所杀。

  通王存确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为霍彦威所杀。

  雅王存纪,太祖子。同光三年封。庄宗败,为霍彦威所杀。

  魏王继岌,庄宗长子,同光三年封。将兵伐蜀,取之,师回至渭南,闻庄宗败,师徒溃散,自缢死。

  继湩 继嵩 继蟾 继嶢,并庄宗子,同光三年拜光禄大夫、检校司徒,未封,庄宗败,并不知所终。

  秦王从荣,明宗子。长兴元年封。後举兵反,败死,废为庶人。

  许王从益,明宗子。长兴四年封。晋天福四年,封郇国公,为二王後,奉唐帝祀。开运三年,契丹犯京师,复封许王,寻为番将萧翰立为帝,知南朝军国事。汉高祖入洛,遇害。

  雍王重美,末帝子。清泰三年封。晋兵入,与末帝俱自焚死。

  洋王从璋,明宗从子。长兴四年封。晋时,降封陇西郡公。

  兖王从温,明宗从子。晋时,为忠武军节度使。

  泾王从敏,明宗从子。晋时,降封秦国公。

  ◎晋亲王

  韩王敬晖,高祖弟。为曹州防御使,卒,天福八年追封。子曦嗣。

  楚王重信,高祖子。天福初,为河阳三城节度使。范延光反,遇害,追封。

  陈王重景,高祖子。蚤卒,追封。

  寿王重义,高祖子。张从宾反,遇害,追封。

  ◎汉亲王

  魏王承训,高祖子。蚤卒,追封。

  陈王承勋,高祖子。隐帝即位,为开封尹。周广顺元年追封。

  ◎周亲王

  郯王侗,太祖子。汉末遇害,显德时追封。

  杞王信,太祖子。汉末遇害,显德时追封。

  越王宗谊,世宗长子。汉末遇害,显德时追封。

  曹王宗让,世宗子。显德六年封。

  纪王熙谨,世宗子。显德六年封。宋乾德二年卒。

  蕲王熙诲,世宗子。显德六年封。

  封爵之差,唐制:王食邑五千户;郡王、国公,三千户;开国郡公,二千户;县公,千五百户;县侯,千户;伯,七百户;子,五百户;男,三百户。又有食实封者,给缣帛,每赐爵,递加一级。唐末及五代始有特加邑户,而罢实封之给,又去县公之名,封侯以郡。宋朝沿其制,文臣少卿、监以上,内职崇班以上,有封爵;丞、相、学士、刺史、大将军、诸司使以上,有实封。但以增户数为差,不系爵级,邑过其爵,则并进爵焉,止於开国郡公。每加食邑自千户至二百户,实封自六百户至百户,皆六等。亲王、重臣或特加,有逾千户者(郡公食邑有累加至万馀者,实封至数千者。又於王爵之上有国王及西平、南平之号,皆非常典所加)。凡加食邑,宰相千户,实封四百户;馀降麻官七百户,实封三百户;直学士以上五百户,实封二百户;舍人、待制、散尚书至少卿监以上,实封一百户,食邑三百户。封县开国男五百户、封子七百户、封伯千户、封郡侯二千户、封公千五百户以上,始加实封。惟将相食邑万户即开国,亦或谦而不就者。仁宗庆历七年郊,淮夏竦满万户,中书请封英国公,因诏使相未满万户皆得封。皇属有特封郡公、县公,或赠侯者,无"开国"字(侯无"开国"字在开国郡公之上)。开宝以来,伐国降主及外臣叛命赦不诛者亦封侯,皆因名以著罪焉(开宝四年,刘鋹封恩赦侯;九年,李煜封违命侯;淳化五年,赵保忠封宥罪侯)。又采秦制,赐民爵曰"公士",其王公以下封国之名,旧有大次小三等,以为进封之叙,然每或封拜,又有权升次小国为大国者(淳化五年九月,诏升寿为大国,羽於晋之下、燕之上。咸平六年八月,故兖王追封安王,升安为大国。景德二年八月,故雍王追封郓王,仍升郓为大国。大中祥符七年五月,故舒王追封曹王,仍升曹为大国。乾兴元年三月,进封邓、申、冀三大长公主,并升为大国)。景祐中,诏春秋、秦、汉以来下及皇朝所封旧名,别分大次小三等,以为定制焉。太祖时,诏晋王(太宗)、齐王(廷美)、武功郡王(德昭)朝会班宰相上。太宗太平兴国八年,诏:"自今宰相序立,宜在亲王上。"宰相宋琪、李昉等顿首言:"汉法,丞相在诸侯王下,请入旧制。"不许。王府讲官有翊善一人,直讲一人,赞读二人,记室一人,又有诸王宫大小教授。

  ○宋诸王(王子侯)

  邕王光济,宣祖长子,太祖兄。蚤亡,建隆三年赠中书令,封邕王。

  秦王廷美,宣祖第四子,太祖弟。建隆元年,授嘉州防御使,进同平章。太宗即位,封齐王,继封秦王。後以罪降封涪陵县公,房州安置,卒於房陵。真宗即位,追复官封。

  廷美十子

  德恭,为左武卫大将军,封乐平县公。

  德隆,赠宁远军节度使,追封临沂郡公。

  德彝,右千牛卫大将军,封长宁郡侯,累迁保信军节度留后,追封信都郡王。

  德均,左监门卫大将军,追封安乡侯。

  德钦,雲州观察使,追封雲中侯。

  德润,右羽林将军,追封金城侯。

  德愿,右武卫将军,追封姑城侯。

  德存,左羽林将军,追封洮阳侯。

  德文,昭武军节度使,东平郡王。

  夔王光赞,宣祖第五子,太祖幼弟。早卒,乾隆三年赠侍中,追封。

  右,宣祖之世。

  魏王德昭,太祖子。乾德二年出閤,授贵州防御史,迁同平章事。太平兴国元年,封武功郡王。四年,以谴自杀,赠中书令,追封魏王。

  止斋陈氏曰:"谨按《国史》,乾德二年,以皇子德昭为贵州防御使,时年十七。前代皇子出閤即封王,上以德昭未冠,特杀其礼,非旧典也。夫贵州属广西下州,防御使从五品耳,皇子始命以此。《礼》曰:'天子之元子,士也。天下无生而贵者也。'储君,副主,犹云士,明人有贤行著德乃得贵也。先王以家人不惮自贬,如此损益,教道行矣,故国人观之曰:'世子将君我,而齿我於学。'然後众知父子之道、君臣之义、长幼之节。出閤封王,後世之夸心也。艺祖起百世之後,独追古意,自王礼杀而为防御使,非圣人能之乎?"绍圣中,皇子初命,便封国公,遂为故事。

  惟正,德昭长子。建宁军节度使,追封同安郡公。

  从谠,惟正子。温州团练使。坐罪死,赠济南侯。

  世程,从谠子。洛州防御使,赠荣国公。

  世智,从谠子。桂州观察使,赠申国公。

  世繁,从谠子。袁州防御使,赠信都郡公。

  惟吉,德昭次子。蚤卒。

  守节,惟吉子。彰化军节度留後,追封丹阳郡王。

  守巽,惟吉子。和州防御使,赠楚国公。

  守度,惟吉子。英州团练使,赠庐江侯。

  世延,惟吉孙。绛州防御使,赠彭城郡公。

  世静,惟吉孙。均州防御使,赠北海郡公。

  世长,惟吉孙。解州防御使,赠济阳郡公。

  世茂,惟吉孙。凤州刺史,赠东阳侯。

  惟忠,德昭子。早卒。

  从恪,惟忠子。赠磁州刺史、东莱侯。

  从蔼,惟忠子。齐州防御使,追封韩国公。

  世纲,惟忠孙。澧州刺史,赠南康侯。

  从质,惟忠子。信州团练使,赠博陵侯。

  从信,惟忠子。雄州防御使,赠楚国公。

  惟和,德昭子。早卒。

  从审,惟和子。复州防御使、宣城郡公。

  从诲,台州团练使、襄阳侯。

  岐王德芳,太祖子。开宝九年出閤,授防御使。太平兴国中,进同平章事。六年薨。

  惟叙,德芳子。怀州防御使,追封河南侯。

  从煦,惟叙子。归州团练使、齐国公。

  世逸,从煦子。耀州观察使,赠惠国公。

  惟宪,德芳子。资州团练使,赠英国公。

  从演,惟宪子。登州防御使,赠遂宁侯。

  从郁,惟宪子。赠金州观察使,新兴侯。

  世奕,惟宪孙。永州团练使,赠南康侯。

  惟能,德芳子。右羽林将军,赠张掖侯。

  从古,惟能子。登州观察使、楚国公。

  从贽,惟能子。温州团练使、赠南阳侯。

  世瑞,惟能子。嘉州刺史,赠华阴侯。

  安定郡王从式,太祖曾孙、岐王德芳次子英国公惟宪之子。神宗熙宁元年,诏以太祖肇造区夏,令中书门下,考太宗之属籍,近行尊者一人,裂地王之,使常从献於郊庙。於是从式最长,乃拜彰化军节度观察留,後封安定郡王。薨,追封荣王。

  世清,熙宁五年嗣封。

  世准,元丰七年嗣封。

  世开,绍圣元年嗣封。

  世雄,建中靖国元年嗣封。

  世福,崇宁五年嗣封。

  令荡,宣和二年嗣封。

  令话,绍兴元年嗣封。

  令畤,二年嗣封。

  令矼,五年嗣封。

  令応,六年嗣封。

  令讠良,二十五年嗣封。

  令衿,二十六年嗣封。

  令德,乾道元年嗣封。

  令檯,八年嗣封。

  子栋,淳熙七年嗣封。

  子肜,九年嗣封。

  子恭,庆元元年嗣封。

  子觌,嘉泰二年嗣封。

  伯栩,嘉泰四年嗣封。

  伯柷,嘉定元年嗣封。

  伯泽,八年嗣封。

  熙宁所封安定郡王从式,乃秦王德芳之孙。从式薨,乃更封燕王德昭曾孙世清为嗣安定郡王。绍兴初,燕、秦二王後争袭封,礼部员外郎王居正言:"燕王,太祖长子,其後当袭封。"议遂定。自绍兴至嘉定,袭封者并燕王後。自孝宗後,受封者率自下僚承袭,且多癃老疾病,不能起跪。嘉定十二年,臣僚言:"自今有该封袭之人,先行下所居州郡审验,委堪拜跪,方与保明申奏,仍遣赴都堂察审,然後取旨除授。或序当承袭,本州宗司见其不能拜跪,与特转一官及一子恩泽,以华其老,却於次行内更行选袭。"从之。

  秀安僖王子偁,太祖六世孙,岐王德芳之後。德芳生英国公惟宪,惟宪生新兴侯从郁,从郁生华阴侯世将,世将生东头供奉官令绘,令绘生子偁。以舍试合格,调嘉兴丞。生子,是为孝宗,六岁选入宫。绍兴十四年,子偁卒。孝宗既正储宫,诏赠子偁中书令、秀王。

  伯圭,子偁子。封荥阳郡王。光宗时,嗣秀王。

  师夔,伯圭子。永兴军节度使,开府仪同三司,赠新安郡王。

  师揆,伯圭次子。奉国军节度使,赠澧王。

  师禹,伯圭季子。保康军节度使,赠和王。

  信王璩,太祖七世孙,父子彦。高宗绍兴四年,育孝宗於宫中;明年,诏再选璩入宫,宪圣慈烈皇后以为已子。九年,封崇国公;五年,封恩平郡王;孝宗既正储宫,璩始称皇侄;三十年,出居绍兴府;淳熙十四年薨,追封信王。

  右,太祖之世。

  楚王元佐,太宗长子。初封卫王,後徙封楚,坐罪废为庶人。真宗即位,复封爵。仁宗初薨。

  允升,元佐子。封延安郡王。

  宗礼,允升子。虔州观察使、成国公。

  宗道,允升子。常州团练使、赠高密侯。

  宗楷,允升子。康州刺史、汉东侯。

  宗回,沂州防御使、汉东郡公。

  宗默,昭州刺史、安康侯。

  宗秀,左武卫、华阴侯。

  仲翘,允升孙。眉州防御使、通义侯。

  昭成太子元僖,太宗次子。太平兴国七年,初封广平郡王,後封许王,尹开封。淳化三年薨,追赠太子。

  陈王元份,太宗子。太平兴国八年,初封冀王。景德二年薨,追封陈王。

  允宁,元份子。武定军节度使、信安郡王。

  宗敏,允宁子。文州刺史、会稽侯。

  宗盂,允宁子。汝州防御使、临汝侯。

  允让,元份子。知大宗正事、汝南郡王,赠濮安懿王。

  宗懿,允让子。宿州观察使、和国公。

  宗咏,洪州观察使、豫章侯。

  宗师,密州观察使、高察侯。

  宗邈,陇州防御使、济阳侯。

  沔,望洛州防御使、广平侯。

  宗望,舒州防御使、高密郡公。

  安王元杰,太宗子。太平兴国八年,初封益王。咸平六年薨,无子。

  密王元偓,太宗子。端拱元年,封徐国公。真宗即位,封彭城郡王。天禧元年,封徐王。二年薨。

  曹王元偁,太宗子。初封泾国公。真宗即位,封安定郡王。大中祥符七年薨,赠曹王。

  镇王元俨,太宗子。景德初,封广陵郡王。仁宗即位,拜太尉、尚书令。天圣七年,封镇王,後改荆王。庆历四年薨。

  允迪,元俨子。安静军节度使,赠永嘉郡王。

  允熙,元俨子。滁州刺史、博平侯。

  允初,元俨子。宁国军节度使,赠博平郡王。

  代国公元亿,太宗子。早薨,至道三年追封。

  嗣濮王宗郓,太宗曾孙,安懿王元让之子、英宗之亲兄。神宗时,嗣封濮王。绍圣元年薨。

  宗晟,安懿王子。绍圣元年嗣封。

  宗愈,绍圣二年嗣封。

  宗绰,绍圣二年嗣封。

  宗楚,绍圣三年嗣封。

  宗祐,绍圣四年嗣封。

  宗汉,绍圣五年嗣封。

  仲增,安懿王孙,大观三年嗣封。

  仲御,政和五年嗣封。

  仲爰,宣和四年嗣封。

  仲理,靖康时袭封,北迁。

  仲良,建炎二年嗣封。

  仲儡,建炎八年嗣封。

  士俴,安懿王曾孙,绍兴二十五年嗣封。

  士輵,隆兴初嗣封。

  士歆,淳熙时嗣封。

  不秸,安懿王元孙,庆元二年嗣封。

  不亹,庆元六年嗣封。

  不俦,开禧三年嗣封。

  不嫖,嘉定十一年嗣封。

  不凌,嘉定十五年嗣封。

  右,太宗之世。

  按:诸侯王与列侯,皆以其嫡子嫡孙世袭。其所受之封爵,自非有罪者与无後者,则爵不夺而国不除,此法汉以来未之有改也。至唐则臣下之封公侯者,始止其身而无以子袭封者,然亲王则子孙袭封如故。虽所谓茅土食邑多为虚名,然始受封之国与爵,则父殁子继,世世相承。如吴王恪、曹王明,俱太宗之子,受封於贞观时,中更武氏、禄山之祸,皇族歼夷陵替之馀,然其苗裔苟存,则嗣吴王、嗣曹王尚见於肃、代、德、顺之间。至宋则皇子之为王者,封爵仅止其身,而子孙无问嫡庶,不过承荫入仕为环卫官,廉车节钺以序,而迁如庶姓贵官荫子入仕之例,必须历任年深,齿德稍尊,方特封以王爵,而其祖父所受之爵则不袭也。《国朝会要》载庆历四年七月制,封宗室乃以皇叔冯翊郡公德文为东平郡王、皇兄允让为汝南郡王、皇弟允良为华元郡王、皇侄从蔼为颍国公、从煦为安国公、宗说为祁国公、昭成太子孙宗保为建安郡王、华王孙宗达为恩平郡王、邢王孙宗望为清源郡公。自燕王薨,而祖宗之後未有封王爵者,议者以为自三代以来,皆建宗戚,用自承助,於是次第封拜之。盖仁宗鲜兄弟,享国既久,又无皇子,艺祖、太宗之子为王者皆已物故,是时宗姓几无一王,故择其行尊齿宿者王之。至濮安懿王以英宗之故,安定郡王以艺祖之故,方令世世承袭,然又不以昭穆相承,嫡庶为别,每嗣王殁,则只择本宗直下之行尊者承袭。於是濮安懿王有二十七子,而得嗣封者七人,四十六孙,而得嗣封者亦七人,盖嗣濮王凡十四人,才更两代耳。安定郡王之後,"世"字行嗣封者五人,"令"字行嗣封者九人,"子"字行嗣封者四人,"伯"字行嗣封者三人,盖嗣安定郡王凡二十一人,才更四代耳,此例亦古所无也。又按蔡元道《祖宗官制旧典》称,皇子生,百晬命名,初除美军额节度使,两遇大礼移镇,再遇封国公,出閤拜使相、封郡王、纳夫人、建外第,方除两镇封王。然则皇子虽在所必王,然其迁转亦有次第,不遽封也。

  周王元祐,真宗子。咸平五年,封信国公。六年薨,追封王。

  右,真宗之世。

  褒王昉,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豫王昕,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鄂王曦,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右,仁宗之世。

  吴王颢,英宗子。初封东阳郡王,神宗立,封昌王。哲宗立,徙楚王。绍圣初薨。

  孝骞,颢子。宁国军节度使、豫章郡王。

  益王辏⒆谧印3醴饫职部虡酰齍脩饧瓮酢T倘贽啊£

  润王颜,英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右,英宗之世。

  成王佾,神宗子。蚤薨追封。

  惠王仅,神宗子。蚤薨追封。

  唐王俊,神宗子。初封永国公,薨,追封王。

  褒王伸,神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冀王僴,神宗子。初封景国公,薨,追封王。

  豫王价,神宗子。初封建国公,薨,追封王。

  徐王倜,神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吴王佖,神宗子。初封仪国公,哲宗即位,封太宁郡王。徽宗即位,封陈王。崇宁五年薨。

  仪王伟,神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燕王俣,神宗子。初封成国公,哲宗即位,封咸宁郡王。徽宗时,积封至燕王。靖康从北狩,不知所终。

  楚王似,神宗子。初封和国公,哲宗即位,封普宁郡王。徽宗时,封蔡王。崇宁五年薨。

  越王偲,神宗子初封祈国公,後积封至越王。靖康从北狩,不知所终。

  右,神宗之世。

  献愍太子茂,哲宗子。蚤薨,初赠越王,再赠太子。

  右,哲宗之世。

  兖王檉,徽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郓王楷,徽宗子。初封魏国公,进封高密郡王。政和八年,策进士,居第一,积封至郓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荆王楫,徽宗子。初封楚国公,进封南阳郡王。崇宁三年薨。

  肃王枢,徽宗子。初封吴国公,积封至肃王。靖康中,与张邦昌同质於金国,北去。

  景王杞,徽宗子。初封冀国公,积封至景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济王栩,徽宗子。初封鲁国公,积封至济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济阳郡王棫,徽宗子。初封杨国公,进封济阳郡王。

  邠王材,徽宗子。初封魏国公,薨,追封。

  祁王谟,徽宗子。初封镇国公,积封至祈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莘王植,徽宗子。初封吴国公,积封至莘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华原郡王朴,徽宗子。初封雍国公,进爵华原郡王。

  徐王棣,徽宗子。初封徐国公,积封至徐王。靖康从北狩。

  沂王裕兆谧印3醴饧焦庵烈释酢>缚荡颖贬鳌£

  郓王栱,徽宗子。初封定国公,薨,追封王。

  和王棫,徽宗子。初封广国公,积封至和王。

  信王榛,徽宗子。初封福国公,积封至信王。靖康从北狩,至河北得脱,马广以乡兵保庆源五马山寨,奉榛为主。建炎二年,诏为河外兵马都元师。後虏破山寨,不知所终。

  汉王椿,徽宗子。初封庆国公,薨,追封王。

  安康郡王楃,徽宗子。初封卫国公,进封安康郡王。

  广平郡王楗,徽宗子。初封韩国公,靖康时追封。

  陈王机,徽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相国公樾,徽宗子。政和四年封。

  瀛国公梴,徽宗子。政和五年封。

  建安郡王横,徽宗子。初封惠国公,宣和时追封。

  嘉国公椅,徽宗子。政和八年封。

  温国公栋,徽宗子。政和八年封。

  英国公橞,徽宗子。宣和二年封。

  仪国公桐,徽宗子。宣和三年封。

  昌国公柄,徽宗子。宣和四年封。

  润国公枞,徽宗子。宣和七年封。

  右,徽宗之世。

  元懿太子旉,高宗子。初封魏国公,苗傅、刘正彦为逆,立旉为帝,改元明受。上复辟,立为皇太子。其年薨,赠元懿太子。

  右,高宗之世。

  庄文太子愭,孝宗子。绍兴三十二年,封邓王。乾道元年,立为皇太子。三年薨,年二十四,追谥。

  挺,愭子。武当军节度使、豫国公。

  魏惠献王恺,孝宗子。初封庆王,继封魏王。乾道七年薨。

  晁,恺子。昭庆军节度使、吴兴郡王,赠沂王,谥靖惠。

  右,孝宗之世。

  景献太子询,艺祖十世孙、燕懿王後,宁宗庆元四年育於宫中。嘉泰二年,封卫国公。开禧元年,为皇子,封荣王。三年,立为皇太子。嘉定十三年薨,年二十八,追谥。

  华冲穆王怛,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申冲懿王忄庶,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顺冲怀王忻,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肃冲昭王忄自,宁宗子。蚤薨,追封。

  济阳郡王,沂靖惠王子。嘉定十四年,立为皇子,封祁国公,再封济国公。十七年,进封济阳郡王。

  右,宁宗之世。

 

●卷二百七十八 象纬考一

 

  ○中宫三垣

  《汉 天文志》曰: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,经星常宿中外宫凡一百十八名,积数七百八十三星,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。其伏见早晚,邪正存亡,虚实广铗(孟康曰:"伏见早晚,谓五星也。日月五星下道为邪。存谓列宿不亏也,亡谓恒星不见。虚实,若天牢星实则囚多,虚则开出之属也。阔狭,若三台星相去远近也。"),及五星所行,合散犯守,陵历斗食(孟康曰:"合,同舍也。散,五星有变则精散为價星也。犯,五寸以内光芒相及也。陵,相冒过也。食,星月相陵,不见者则所食也。"韦昭曰:"自下往触之曰犯,居其宿曰守,经之为历,突掩为陵,星相击为斗也。"),彗孛飞流,日月薄食(张晏曰:"彗所以除旧布新也。孛气似彗。飞流谓飞星流星也。"孟康曰:"飞,绝迹而去。流,光迹相连也。日月无光曰薄"。京房《易传》曰"日月赤黄为薄。或曰不交而食曰薄。"韦昭曰:"气往迫之为薄,亏毁曰食也。"),晕適背穴,抱珥茧(孟康曰:"晕,日旁气也。適,日之将食先有黑之变也。背,形如背字也。穴多作鐍,其形如玉鐍也。抱,气向口也。珥,形点黑也。"如淳曰:"晕读曰运。茧或作虹。读曰齧偔偖谓之茧,表云雄为茧,雌为。凡气在日上冠为戴,在旁直对为珥,在旁如牛环向日为抱,向外为背。有气刺曰为鐍。鐍,抉伤也。"),迅雷风價,怪雲变气:此皆阴阳之精,其本在地,而上发於天者也。政失於此,则变见於彼,犹景之象形,乡之应声(师古曰:"乡读曰响。")。是以明君睹之而寤,饬身正事,思其咎,谢其过,则祸除而福至,自然之符也。

  《晋 天文志》曰:"张衡云:文曜丽乎天,其动者有七,日月五星是也。日者,阳精之宗;月者,阴精之宗;五星,五行之精。众星列布,体生於地,精成於天,列居错峙,各有攸属。在野象物,在朝象官,在人象神。其以神差,有五列焉,是为三十五名。一居中央,谓之北斗。四布於方各七,为二十八舍。日月运行,历示吉凶,五纬缠次,用告祸福。中外之官,常明者百有二十四,可名者三百二十,为星二千五百,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。庶物蠢蠢,咸得系命。不然,何得总而理诸?"後武帝时,太史令陈卓总甘、石、巫咸三家所著星图,大凡二百八十三官,一千四百六十四星,以为定纪。今略其昭昭者,以备天官云。"

  △中宫

  ◎北极紫微宫

  中元北极紫微宫,北极五星在其中。大帝之座第二珠,第三之宫庶子居,第一号曰为太子,四为后宫五天枢(一云,第三明者帝之居,第四明曰四庶子,最小第五天之枢)。左右四星是四辅。天一、太一当门路,左枢、右枢夹南门,两面营卫一十五。上宰、少尉两相对,少宰、上辅次少辅,上卫、少卫次上丞。後门东边大赞府,门西唤作一少丞。以次却向门前数,阴德门里两黄聚。尚书以次其位五,女史、柱史各一户,御女四星五天柱。大理两星阴德边。勾陈尾指北极颠,勾陈六星六甲前,天皇独在勾陈里,五帝内座後门是。华盖并杠十六星,杠作柄象华盖形,盖上连连九个星,名曰传舍如连丁。垣外左右各六珠,右是内阶左天厨。阶前八星名八榖。厨下五个天棓宿。天床六星左枢在。内厨两星右枢对。文昌斗上半月形,希盖分明六个星。文昌之下曰三公,太尊只向三公明。天牢六星太尊边。太阳之守四势前。一个宰相太阳侧,更有三公、相西边,即是元戈一星圆。天理四星斗里暗,辅星近著开阳淡(一本云,文昌之平三师名。天牢六星四势前,更有二公、相西偏,即见太阳一星圆。天理四星斗里暗,辅星近著开阳淡)。北斗之宿七星明,第一主帝名,枢精,第二第三璇、玑是,第四名权第五衡,开阳、摇光六、七名。

  北极五星,在紫微宫中。一名天极,一名北辰。其纽星,天之枢也。天运无穷,三光迭耀,而极星不移。故曰"居其所而众星共之"。第一星主月,太子也。第二星主日,帝王也,亦为太乙之座,谓最赤明者也。第三星主五星,庶子也。北极五星最为尊也。中星不明,主不用事。右星不明,太子忧也。其第四星为后宫,第五星为天枢。张衡云,二星并为後宫,北极五星明大则吉,变动则忧。抱极枢四星曰四辅,所以辅佐北枢而出度受政也。张衡云:抱极之细星也,为辅臣之位,主赞万机。小而明,吉;太明及芒角,臣逼君;暗则官不理。天乙一星,在紫宫门右星之南,天帝之神也,主战斗,知人吉凶者也。太乙一星,在天乙南相近,亦天帝神也,主使十六神,知风雨、水旱、兵革、饥馑、疾疫、灾害所生之国也。张衡云,天乙逼阊阖外,其占,明而有光,则阴阳和合,万物成,人主吉;不然反是。太乙占与天乙略同。紫微垣十五星,其西蕃七,东蕃八,在北斗之北。一曰紫微,大帝之座也,天子之常居也,主命、主度也。一曰长垣,一曰天营,一曰旗星,为藩卫,备藩臣也。宫阙兵起,旗星直,天子出,自将宫中兵。张衡云,紫微垣十五星,东藩八,西藩七。其东藩近阊阖门,第一星为左枢,第二星为上宰,第三星为少宰,第四星为上辅,第五星为少辅,第六星为上卫,第七星为少卫,第八星为少丞。其西藩近阊阖门,第一星为右枢,第二星为少尉,第三星为上辅,第四星为少辅,第五星为上卫,第六星为少卫,第七星为少丞。皆以明大有常则吉,若盛明,则内辅盛也。宫垣直而明,天子将兵;开则兵起。西藩开如门象,名阊阖门,有流星自门而出四野者,当有中使衔命,视其所適野而谕之也。阴德二星,在紫微宫内尚书之西,主施德者,其占,以不明为宜,明则新君践极。《隋志》曰:"尚书西二星曰阴德、阳德,主周急振抚。"又分为二坐星矣。门内东南维五星曰尚书,主纳言,夙夜咨谋,龙作纳言,此之象也。张衡曰,八座大臣之象,其占与四辅不殊。极东一星曰柱下史,主左右记君之过,星明则史直辞,不明反是。柱史北一星曰女史,妇人之微者,主传漏,故汉有侍史。张衡云,妇官也,主记宫中之事,其占与柱史同。御女四星,在紫微宫内勾陈之北,八十一御妻之象也。其占,明则多内宠,不明则否。《晋志》谓之女御宫。天柱五星,在紫微宫门内,华盖杠左旁,近东垣北隅,法五行,主晦朔、昼夜之职。明正则吉,人安,阴阳调;不然则司历过。《隋志》云:建政教,立图法之府也。常以朔望日垂禁令於天柱,以示百司。《周礼》以正岁之月,示法象魏,此之谓也。大理二星,在紫微门内,次近阴德,决狱之官。星明则刑宪平,不明则冤酷深。勾陈六星,在紫微宫华盖之下。《隋志》云,後宫也,大帝之正妃也,大帝之常居也。张衡云,大帝所居之宫也,亦将军之象也。星明则吉,暗则人主恶之。勾陈中一星,曰天皇大帝,其神曰曜魄宝,主御群灵,秉万机神图也。其星隐而不见,则为灾。六甲六星,在紫微宫内华盖杠左傍,分掌阴阳,纪时节。明则阴阳和,不明则寒暑易节。五帝内座五星,在华盖下,勾陈上,斧駞之象,所以备辰居者。明正则吉,变动则灾凶。《隋志》云,客星犯紫微宫中座,大臣犯主。华盖七星,其杠九星,合十六星,在勾陈上,正当大帝,所以覆蔽大帝之座也。明正则吉,倾动则凶。传舍九星,在华盖上,近河,宾客之馆,主胡人入中国。客星守之,备奸使,亦曰胡兵起。内阶六星,在文昌北,天皇之陛也。明,吉;倾动,凶。紫微东垣北维外六星曰天厨,天子百官之厨也。见,吉;不见,凶。八榖八星,在紫微西藩之外,五车之北。其八星,一主稻,二主黍,三主大麦,四主小麦,五主大豆,六主小豆,七主粟,八主麻子。明则八榖皆成,暗则不熟。一星不见,则八榖不登;八星不见,则国人糊口。天棓五星,在女床东北,天子先驱,所以御难也。不明则国兵起。一曰主争讼。明,大凶小吉。天床六星,当阊阖门外,主天子寝舍,解息燕休之处。星正大吉,君有庆;倾则人主不安。一云在宫门外,听政之象也,为寝舍也,暗凶。内厨两星,在紫微垣外西南角,主六宫之内饮食府也,一云主后夫人与太子饮宴。居常无咎,有犯、守,凶。文昌六星,在北斗魁前,天之六府也,主集计天道。一曰上将、大将军,建威武;次二曰次将、尚书,正左右;三曰贵相、太常,理文绪;四曰司禄、司中、司隶,赏功进爵;五曰司命、司怪、太史,主灭咎;六曰司寇、大理,佐理宝。所谓一者,起北斗魁前近内阶者也。明润,大小齐,天瑞臻。张衡云,其占,黄润光明,万人安,大小均,天瑞降;青黑细微,多所害;摇动移徙,大臣忧。金火守入,兵兴。孛犯,国乱。一曰文昌动,则三公受诛,后崩,灾福与三公同。三公三星,在北斗柄东,又三公星在北斗魁西,并为太尉、司空、司徒之象。主谿理阴阳,弼君机务。其星移徙,不吉;居,常安。金火守之,三公有凶。《隋志》曰,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皆曰三公,宣德化,调七政,和阴阳之官也。太尊一星,在中台之北,贵戚也。巫咸云,圣公之象,居常为定,不见则凶。金犯守为灾,贵贱将败者也。天牢六星,在北斗魁下,贵人之牢也,主愆过禁暴淫,与贯索同占。太阳守一星,在相西,大将大臣之象也,主戒不虞,设武备也。非其常,兵起;明,吉;暗,凶;移徙,大臣诛。势四星,在太阳西北,刑馀人而用事者也。不明,吉;明即阉宦擅权。相一星,在北斗南。《隋志》曰,相者,总领百官,而掌邦教,以佐帝王,安邦国,集众事也。明,吉。元戈一星,在招摇北,一曰天戈也。芒角大而动,则四夷兵起。其占与梗河相类。北斗魁中四黑星,为贵人之牢,曰天理。明及摇动与有星者,为贵人下狱。北斗七星,辅一星,在太微北,七政之枢机,阴阳之本元也。故运乎天中,而临制四方,以建四时,而均五行也。魁四星为璇玑,杓三星为玉衡。又象号令之主,又为帝车,取乎运动之义也。又魁第一星曰天枢,二曰璇,三曰玑,四曰权,五曰玉衡,六曰开阳,七曰摇光。一至四为魁,五至七为杓。枢为天,璇为地,玑为人,权为时,玉衡为音,开阳为律,摇光为星。石氏云,第一曰正星,主阳德,天子之象也。二曰法星,主阴刑,女主之位也。三曰令星,主祸害也。四曰伐星,主天理,伐无道。五曰杀星,主中央,助四旁,杀有罪。六曰危星,主天仓五榖。七曰部星,亦曰应星,主兵。又云,一主天,二主地,三主火,四主水,五主土,六主木,七主金。又曰,一主秦,二主楚,三主梁,四主吴,五主赵,六主燕,七主齐。辅星附乎开阳,所以佐斗成功也。又曰主危正,矫不平,又曰丞相之象也。七政星明则国昌,不明则国殃。斗旁欲多星则安,斗中少星则人怨上,天下多讼法者。无星二十日有赦。辅星明而斗不明,臣强主弱;斗明辅不明,主强臣弱也。杓南三星及魁第一星皆曰三公,宣德化,调七政,和阴阳之官也。张衡云:"若天子不恭宗庙,不敬鬼神,则魁第一星明,或变色。若广营宫室,妄凿山陵,则第二星不明,或变色。若不爱百姓,聚兴征役,则第三星不明,或变色。若发号令,不明四时,不明天道,则第四星不明,或变色。若废正乐,务淫声,则第五星不明,或变色。若不劝农桑,不务稼穑,峻法滥刑,退贤伤政,则第六星不明,或变色。若不抚四方,不安夷夏,则第七星不明,或变色。"凡日、月晕连环。及斗、月晕,及摇动,兵起。其傍侧中小星多,则天下不安,人多怨。一云小星多则天下安,不然则国人散。五曜及客星守入皆凶,孛彗尤甚也。

  右夹漈郑氏作《通志 天文略》言,汉晋诸志,所载诸星名数灾祥,丛杂难举。惟隋丹元子作《步天歌》,句中有图,言下见象,或丰或约,无馀无失,故特取其歌,而於歌之後采诸家之言以备之。今所载其前则丹元子歌也,後则夹漈所取诸志以释之者也,其说亦略备矣。然《宋史 志》所载近代诸儒之说,则考订尤详,故又摭其所未备者,附见各段之末云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旧说皆以纽星正枢机,後祖暅之立仪测之,洎皇祐中,以铜仪管候之,其不动处犹在枢星之末一度馀。

  《朱子语录》曰:北辰乃天之北极,天如水车,北辰乃轴处,水车动而轴未尝动。又曰:北辰是那中间无星处些子不动,是天之枢纽。北辰无星,缘人要取此为极,不可无个记认,所以就其旁取一小星,谓之极星。问极星动否?曰极星也动,只是近那辰後虽动而不觉。今人以管去窥那极星,见其动来动去,只在管里面不动出去。向来人说北极便是北辰,皆只说北极不动,至本朝人方去推得是北极,只在北辰边头,而极星依旧动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。太子星,去北极十五度,入心宿三度。四辅四星,去天枢各四度。勾陈六星,去极六度半,入壁宿五度。天皇大帝星,去极八度半,入室宿十一度。 华盖七星杠九星距中大星,去极二十六度,入娄宿四度。 五帝内座五星距中大星,去极十二度半,入室宿六度。 六甲六星距南星,去极一十五度,入奎宿四度。 御女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十三度半,入奎宿一度。天柱五星距东南星,去极十三度半,入危宿初度。 尚书五星距西南星,去极十九度,入尾宿十四度。 柱下史一星,去极十八度,入斗宿十三度。 女史一星,去极十七度半,入斗宿二度。 阴德二星距东星,去极十九度,入房宿二度。大理二星距东星,去极二十三度半,入心宿五度。 天床六星距西南星,去极二十二度,入氐宿二度半。 紫微垣十五星:其左骖枢,去极二十七度半,入房宿一度;右骖枢,去极二十一度,入亢宿八度。 天乙一星,去极二十度半,入亢宿一度半。 太乙一星,去极二十一度,入亢宿一度。内厨二星距西南星,去极十九度半,入轸宿十一度。天厨六星距大星,去极二十四度,入井宿二十二度。 内阶六星距西南星,去极二十三度,入井宿二十六度。八榖八星距西南星,去极三十一度半,入毕宿三度。传舍九星距西第四星,去极二十八度半,入胃宿五度。阁道六星距南星,去极四十八度,入奎宿四度半。策一星,去极三十三度半,入壁宿五度。 钩九星距大星,去极二十四度,入危宿初度。扶筐七星距南第一星,去极三十二度半,入斗宿六度。北斗七星:天枢,去极二十三度半,入张宿十度;摇光去极三十五度,入角宿九度。辅一星,去极三十度,入角宿三度。天理四星距东南星,去极二十八度,入翼宿九度。 三公三星距东星,去极三十五度少,入角宿六度。 三师三星距西星,去极二十一度,入张宿初度半。文昌六星距西南星,去极三十四度半,入柳宿二度半。 天牢六星距西北星,去极二十八度半,入张宿六度。 天相一星,去极三十三度,入轸宿四度。 势四星,去极三十一度,入翼宿二度。 天枪三星距大星,去极三十二度半,入氐宿初度。 天棓五星距南星,去极四十四度,入箕宿三度。

  先公曰:古今志天文者,述天官星之名义,大略皆同。两朝《志》亦出入晋、隋二史,但此能言其去极若干度,某宿若干度为异耳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坎,正北方也。北极不於坎乾而於艮丑,以艮东北万物之所,成终而所成始也。作历者逆推而上之,以至於数千百载,必得日月合璧,五星连珠,於建牛之次,然後用之,为历元,谓建牛艮丑分野,万物成终成始之地也。故北极则居其方,为天之极。而七政则会其分,为历之元。当七政会其分之时,亦必缠运適当其方次,天道自然知者鲜矣,此其辨之。一曰北极第二星,最赤明者,星图谓之帝。而勾陈口中又为天皇大帝,非是。按巫咸《通元经宝镜图》:北极五星,勾陈六星,在紫极宫中,奈宫一而帝二也。此当辨。曰,贾逵、张衡、蔡邕、王蕃、陆绩皆以纽星为不动处。《晋志》谓"北辰为最尊者"是也。孔子曰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言於天象,为至尊。是於五星为第一,而《志》反以第五,倒置之甚,此当辨。夫不以纽星之居其所,众星共者为帝,而以从极之赤明者为帝,则异乎吾孔子所云,此当辨。北辰一星不为帝,而指勾陈口中星为天皇大帝,岂居其所非大,而不居其所为大乎。口中一星,即大帝之座,不当遂指为天皇大帝,遂以为耀魄宝,此当辨。《志》曰,北极五星,其纽星,天之枢也。第一星主月,太子也。第二星主日,帝王也,亦太乙之座,谓最赤明者也。第三星主五星,庶子也,非是。按《大象列星图》,亦以一为太子,二为帝王,三为庶子,而馀星则以为後宫。《乾象新书》所载传言,亦以一主月,为太子;二主日,为帝王;而三则以为主五行;四则以为主诸王;五则以为主庶子。核其说皆非是,而未暇辨。所辨者,日月五星各分所主,而非其义也。藉令必有所主,则主者惟帝耳,太子何得分主月,庶子又何得分主五星,而帝乃独主日乎?此当辨。《天官书》、《前汉志》及《春秋合诚图》曰,中宫天极星,其一明者太乙常居;旁三星三公,或曰子属。後勾四星,末大星正妃,馀三星後宫之属也。《孝经援神契》曰,辰极横,后妃四星从,端大妃光明。二说大略相类。然考之经观之象,则指三星为三公固不可,而又以三星为子属尤不可,且既以为三公,又以为子属,何自二其说乎?子属即旁二星耳,太子一,庶子一,岂又有子属乎?宫南三星曰三公内座,杓南三星及魁上三星曰三公,三孤後岂此又有三公乎?所谓後勾四星,勾曲抱极,《志》谓四辅星也。则言末大星正妃,馀三星後宫之属者,与言后妃四星从,端大妃光明者,皆非是,此当辨。夫以四辅末大星为妃者,固非是,而《志》则曰,勾陈後宫也,大帝之正妃也,亦非是。勾陈实主六军,大司马。巫咸曰,主天子护军。即不当以为後宫,又不当以为正妃,此当辨。曰,然则北极五星之辨,如何闻之师云。天枢纽星,在四辅中者,是为天皇大帝,其神曰耀魄宝,此是也。而彼所指勾陈中一星为耀魄宝者,非也。故初一曰帝;次二曰后;次三曰妃;次四曰太子,乃其赤明者也;次五曰庶子。因知中宫帝,当以孔子所称北辰为据,其精北极星,其神耀魄宝,太公望、闳天书不诬,此其辨之二。

  又曰:极星之在紫垣,万神所宗,七曜、三垣、二十八宿,众星所拱,是北极为天文之正中。而自唐以来历家以仪象考测,则中国南北极之正,实去极星之北一度有半,此盖中原地势之度数也。

  中兴更造浑仪,而太史局令丁师仁言:"临安府地势向南,於北辰极高下当量行移易。"局官吕璨言:"浑天无量行更易之制,若用於临安与天参合,移之他往必有差忒。"於此罢议。後十馀年,邵谔铸仪,则果用临安北极高下为之。以今清台仪校之,实去极星四度有奇焉。若列星诸宿去极之度数,与赤道之远近,则清台一遵皇祐所测,无所更易。旧史已具,兹不复言。

  ◎太微宫

  上元太微宫,昭昭列象在苍穹。端门只是门之中,左右执法门西东。门首皂衣一谒者,以次即是乌三公。三黑九卿公背傍,五黑诸侯卿後行。四个门西主轩屏,五帝内座於中正。幸臣、太子并从官,乌列帝後从东定。郎将、虎贲居左右,常陈、郎位居其後,常陈七星不相误,郎位陈东一十五。两面宫垣十星布,左右执法是其数。宫外明堂布政宫,三个灵台候雲雨,少微四星西南隅,长垣双双微西居。北门西外接三台,与垣相对无兵灾。

  太微垣十星,在翼、轸北。张衡云,天子之宫庭,五帝之座,十二诸侯府也。其外蕃,九卿也。一曰,轩辕为权,太微为衡。衡,主平也。《隋志》云,又为天庭,理法平辞,监升授德,列宿受符,诸神考节,舒情稽疑也。南蕃中二星间曰端门。东曰左执法,廷尉之象也。西曰右执法,御史大夫之象也。执法,所以举剌凶奸者也。左执法之东,左掖门也。右执法之西,右掖门也。东蕃四星:南第一曰上相,其北东太阳门也;第二星曰次相,其北中华东门也;第三星曰次将,其北东太阴门也;第四星曰上将,所谓四辅也。西蕃四星:南第一星曰上将,其北西太阳门也;第二星曰次将,其北中华西门也;第三星曰次相,其北西太阴门也;第四星曰上相,亦四辅也。东西蕃有芒及动摇者,诸侯谋天子也。执法移则刑罚尤急。月五星入太微轨道,吉;其所犯中座,成刑。谒者一星,在太微内在执法东北,主赞宾客也。不见,外国不宾服。谒者东北三星曰三公内座,朝会之所居也。张衡云,以辅弼帝者,其名与夹斗三公同。三公北三星曰九卿内座,主治万事,与天纪同占。九卿西五星曰内五诸侯,内侍天子,不之国也。辟雍之礼得,则太微诸侯明。屏四星,在端门内,帝座南,近右执法。屏所以拥蔽帝庭也。执法主刺举,星明润,则君臣有礼。黄帝内座一星,在太微中,含枢纽之神也。天子动得天度,止得地意,从容中道,则太微五帝之座明以光。黄帝座不明,人主当求贤士以辅治;不然则夺势。又曰,太微五帝座小弱青黑,天子国亡。四帝内座四星,夹黄帝座。东方星,苍帝灵威仰之神也。南方星,赤帝赤熛怒之神也。西方星,白帝白招矩之神也。北方星,黑帝叶光纪之神也。张衡云,五帝同明而光,则天下归心;不然则失位。金火水入太微,若顺人轨道,伺其出之,所守之分,则为天子所诛也。帝座东北一星曰幸臣,主亲爱臣,明则幸臣用事,微细吉。太子一星,在幸臣西,五帝座北,储贰之星,明而润,则太子贤;不然则否。金火守入,太子不废则为篡逆之事。从官一星,在太子西北,主从官。不见则帝不安,如常则吉。郎将一星,在郎位东北,所以为武卫。张衡云,今左右中郎将是也,大明、芒角,将恐不可当也。虎贲一星,在太微西蕃之外,上相之西,下台之南,静室旄头之骑官也。张衡云,主侍从之武臣也,与车骑同占。常陈七星,如毕状,在郎位北,天子宿卫虎贲之士,以设强毅也。星摇动,天子自出;明则武兵用;微则兵弱。郎位十五星,又云,二十四星,在帝座东北,一曰依乌,郎位也。周官之元士,汉官之光禄、中散骑、谏议、议郎、三署郎中,是其职也。张衡云,今之尚书郎也。欲其大小相均,光润有常,吉。《隋志》,郎位,主守卫也。其星明,大臣有劫主,又曰客犯上;其星不具,后死,幸臣诛。客星入之,大臣为乱。明堂三星,在太微西南角外,天子布政之宫也。明吉,暗凶。明堂西三星曰灵台,主观雲物,察符瑞,候灾变也。占与司怪同。少微、长垣二座星,已释在张星之次矣。三台六星,两两而居,起文昌,列招摇太微。一曰天柱,三公之位也。在天曰三台,主开德宣符也。西近文昌二星曰上台,为司命,主寿:次二星,对轩辕,曰中台,为司中,主宗室;东二星,抵太微,曰下台,为司禄,主兵。所以昭德塞违也。又曰三台为天阶,太乙蹑以上下。一曰泰阶,上阶上星为天子下,星为女主;中阶上星为诸侯三公,下星为卿大夫;下阶上星为士,下星为庶人。所以和阴阳而理万物也。其星有变,各以所主占之。君臣和集,如其常度。张衡云,色齐明而行列相类,则君臣和,法令平;不齐,为乖度。金火守入,兵起,彗孛尤甚也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太微十星:右执法,去极八十四度,入翼宿十二度半;左执法,去极八十六度,入轸宿初度半。谒者一星,去极八十三度,入轸宿一度。三公三星距东星,去极八十四度半,入轸六度。 九卿三星距西北星,去极七十五度,入轸七度。 内五诸侯五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度,入轸一度。 五帝座五星距中大星,去极七十一度,半入翼十一度。内屏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八十度,入翼十度。太子一星,去极六十六度半,入翼十一度半。从官一星,去极六十四度半,入翼八度半。幸臣一星,去极六十六度半,入翼十五度。郎位十五星距西南星,去极六十度,入翼十八度。郎将一星,去极四十七度半,入轸十一度。常陈七星距东星,去极五十一度半,入轸初度。虎贲一星,去极六十二度少,入翼二度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曰:太微垣有五帝座,五帝内座又列乎紫宫,何也?曰五帝常居在太微而入觐乎紫宫,故有内座也。然则五帝何帝也?此《志》所谓灵威仰、赤熛怒、含枢纽、白招矩、叶光纪之神也。有天皇矣,而又有五帝何也?五帝,在天主五行,在地主五岳,分方主事,以辅天皇者。昔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,斯北极紫微中宫天皇大帝也。而宗祀文王於明堂,以配上帝,则宫南太微五帝也。此《月令》明堂,所以分五宫,祀五帝也。

  ◎天市垣

  下元一宫名天市,两扇垣墙二十二。当门六角黑市楼,门左两星是车肆。两个宗正四宗人,宗星一双亦依次。帛度两星屠肆前,候星还在帝座边。帝座一星常光明,四个微茫宦者星。以次两星名列肆,斗、斛帝前依其次,斗是五星斛是四。垣北九个贯索星,索口横者七公成。天纪恰似七公形,数著分明多两星。纪北三星名女床,此座还依织女傍。三光之象无相侵,二十八宿随其阴。水火木土并与金,以次别有五行吟。

  天市垣二十二星,在房、心东北,主权衡,主聚众。一曰天旗庭,主斩戮之事也。市中星众润泽则岁实,星希则岁虚。荧惑守之,戮不忠之臣。又曰,若怒角守之者,臣杀主。彗星出,为徙市易都。客星入之,兵大起;出之,有贵丧。张衡云,天市明则市利隐,商人无利;忽暗,则反是。市楼六星,在市中,临箕星之上,主司。明则吉,暗则市利不理也。《隋志》,市楼者市府也,主市价律度,其阳为金钱,其阴为珠玉。变见,各以所主占之。车肆二星,在天市垣南门之内,主车驾。不明则国车尽行。《隋志》,主众贾之区。宗正二星,在帝座东南,宗大夫也。彗星守之,若失色,宗正有事。客星守、动,则天子亲属有变。又曰,客星守之,贵人死。又曰,宗正明则宗室有秩,暗则国家凶。宗人四星,在宗正东,主录亲疏享祀,如绮而明正,族人有序。宗星二星,在宗人东北,候星之东,宗室之象,帝辅血脉之臣也。客星守之,宗人不和。帛度二星,在宗室星东北,主度量。明则尺量平,商人不欺;暗则否。屠肆二星,在帛度东北,主烹宰。明大则肆中多宰杀。候一星,在帝座东北,主伺阴阳也。明大则辅臣强,四夷开;候细微则国安;亡则主失位;移则主不安;居常则吉。帝座一星,在天市中,候星西,天庭也。光而润则天子吉,威令行;微细凶,大人当之。或云,暗则大人不正。张衡云,帝座者,帝王之座。帝座有五:一座在紫微宫,一座在大角,一座在心中,一座在天市垣,一座在太微宫。咸云,帝座一曰神农所居,不见则大人当其咎。宦者四星,在帝座西南,帝傍之阉人也。星微则吉,明则凶,非其常,宦者有忧。其占与势星同。列肆二星,在斛西北,主宝玉之货。移徙,则列肆不安;火守入,兵大起。斗五星,在宦者西南,主平量。覆则岁熟,仰则大饥。明暗与帛度同。斛四星,在市楼北,亦曰天斛,主量者也。占与斗同。贯索九星,在七公前。一曰连索,一曰连营,一曰天牢,主法律,禁暴强也。牢口一星为门,欲其开也。九星皆明,天下狱烦;七星见,小赦;五星见,大赦;动则斧鑕用;中空则更元。《汉志》云十五星。张衡云,贯索开,有赦;不见则刑狱简;若闭口及星入,牢中有系死者。常以午子夜候之,一星不见,则有小喜;二星不见,赐禄;三星不见,人主德令行且赦。若客星出,视其小大,大有大赦,小有小赦。或云贯索为贱人之牢。一星芒,有喜事;二星芒,赐爵禄;三星芒,有赦。门闭,牢中多死。水犯灾,火犯米贵。七公七星,在招摇东,天之相也,三公之象。张衡云,七公横列贯索之口,主执法、列善恶之官也。星齐正则国法平,差戾则狱多冤酷。或云星入河,米贵;火犯之,兵起。天纪九星,在贯索东,九卿也,为九河,主万事之纪,理冤讼也。明则天下多词讼;亡则政理坏,国纪乱;散绝则地震山崩。女床三星,在天纪之北,为後宫御女,主女事,明则宫人恣意,常则无咎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天市垣二十二星,东西列各十一星。其东垣:南第一星曰宋,第二星曰南海,第三星曰燕,第四星曰东海,第五星曰徐,第六星曰吴越,第七星曰齐,第八星曰中山,第九星曰九河,第十星曰赵,第十一星曰魏。其西垣:第一星曰韩,第二星曰楚,第三星曰梁,第四星曰巴,第五星曰蜀,第六星曰秦,第七星曰周,第八星曰郑,第九星曰晋,第十星曰河间,第十一星曰河中。东垣南第一星宋,去极一百五度半,入危宿七度。西垣第一星韩,去极九十八度半,入心宿五度。市楼一星距东南星,去极九十八度,入尾宿十二度。东肆二星距西大星,去极一百度,入尾宿三度。斛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八十七度半,入尾宿三度。列肆二星距东星,去极八十六度,入心宿三度半。帝座一星,去极七十五度,入尾十度。候一星,去极七十八度半,入尾十六度。宦者四星距南星,去极七十六度半,入尾九度半。斗五星距东大星,去极七十九度,入尾六度半。宗正二星距北星,去极八十五度半,入尾十六度。宗人四星距大星,去极八十六度,入箕一度。宗室二星距北大星,去极八十度半,入箕五度。帛度二星距西星,去极六十九度少,入箕三度。屠肆二星距西星,去极六十八度半,入箕宿三度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天市垣中一星,明大者谓之帝座。帝座东北一星为后,旧误作候,西南三星为妃,旧失其位。妃北一星在帝右,后北一星在帝左,是为左右常侍。妃南四星为宦寺,宦寺南一星为阍人,阍人南四星为内屏,此其别也。而旧乃以右常侍一星及妃三星为宦者,又以宦寺、阍人合五星为斗,又以内屏四星为斛,皆误也。

  又曰,凡三垣:紫宫在中,天市在紫宫之东北,太微在紫宫之东南。而大角在紫宫之正东,故天市在大角左,太微在大角右。大角一星,《晋》、《隋志》杂之众星中,谓之天王座,其说不同。司马迁云:"大角者,天王帝廷。其两旁各有三星,鼎足勾之,曰摄提。摄提者,直斗柄所指,以建时节,故曰摄提格。"虽於众星中颇表而出之,亦未为得也。故凡曰天王座,曰天王帝廷,曰直斗柄所指,以建时节,皆非是。

 

●卷二百七十九 象纬考二

 

  ○二十八宿

  ◎东方 苍龙七宿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石氏云,东宫青帝,其精苍龙为七宿。其象:有角、有亢、有氐、有房、有心、有尾、有箕,氐胸房腹,箕所粪也。司春、司木、司东岳、司东方、司鳞虫三百有六十,苍龙为鳞虫之长。角两星南北正直著。中有平道上天田,总是黑星两相连。别有一乌名进贤,平道右畔独渊然。最上三星周鼎形。角下天门右平星,双双横於库楼上。库楼十星屈曲明,楼中柱有十五星,三三相著如鼎形,其中四星别名衡。南门楼外两星横。

  角二星,十二度,为主造化万物,布君之威信,谓之天阙。其间天门也,其内天庭也。故黄道经其中,七曜之所行也。其明则太平,芒动则国不甯。日食右角国不甯,月食左角天下道断。金火犯有战敌,金守之大将持政。左角为天田,为理,主刑。其南为太阳道。五星犯之,为旱。右角为将,主兵,其北为太阴道。五星犯之,为水。盖天之三门,犹房之四表也。左右角间二星曰平道,为天子八达之衢。明正则吉,动摇则法驾有虞。天田,主天子畿内封疆。金守之,主兵。火守之,主旱。水守之,主潦。平道西一星曰进贤,在太微宫东。明则贤者在位,暗则在野。又曰,主卿相,主逸才。周鼎三星,在摄提西,国之神器也。不见或移徙,则运祚不甯。天门二黑星,在平星北,角之南,主天之门,为朝聘待客之所。明则四方归化,不见则兵革起,邪佞生。平星二星,在库楼北,平天下之法狱,廷尉之象也。库楼十星,其六大星为库,南四星为楼,在角南。一曰天库,兵车之府也。旁十五星,三三而聚者柱也,中央四小星衡也。主陈兵。其占曰:"库中星不见,兵四合;无星则下臣谋上;明而动摇则兵出四方;尽不见则国无君。"库楼东北二星,曰阳门,主守隘塞也。南门二星,在库楼南,天之外门也,主守兵。明则远方入贡,暗则夷狄畔。客星守之,主兵至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角二星距南星,去极九十七度半。库楼二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三度,入轸十五度半。南门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三十七度,入轸十一度。平道二星距东星,去极九十一度,入角二度。天门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,入轸十六度。平星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九度半,入轸十六度。天田二星距西星,去极八十二度半,入角二度半。周鼎三星距东北星,去极六十四度半,入角宿七度半。亢四星恰似弯弓状。大角一星直上明,折威七个亢下横。大角左右摄提星,三三相似如鼎形。折威下左顿顽星,两个斜安黄色精。顽西二星号阳门,色若顿顽直下存。

  亢四星,九度,日月之中道,主天子内朝,天下之礼法也。又曰,总摄天下奏事。听讼、理狱、录功者也。亦为疏庙,主疾疫。其星明大,四海归王,辅臣纳忠,人无疾疫;移动多病;不见则天下鼎沸而旱涝作矣。大角一星,在摄提间,天王坐也。又为天子梁栋。金守之则兵起,日食主凶。亢南七黑星,曰折威,主斩杀。金火守之,夷狄犯边,将有弃市者。摄提六星,直斗柄之南,主建时节,伺禨祥。摄提为盾,以夹拥帝坐也,主九卿。明大,三公恣横。客星入之,圣人受制。一曰大臣之象。顿顽二星,在折威东南,主考囚,察情伪也。阳门在库楼东北,主边塞险阻之地。客星出阳门,夷狄犯边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亢四星距南第二星,去极九十六度。摄提六星其右距北大星,去极六十七度,入亢七度;其左距南星去极七十二度半,入亢七度。太阳门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一十三度,入角十度。折威七星距西第三大星,去极一百三度,入亢三度。大角二星,去极六十六度,入亢二度半。顿顽二星距东南星,去极一百一十二度半,入亢四度。

  氐四星似斗侧量米。天乳氐上黑一星,世人不识称无名。一个招摇梗河上,梗河横列三星状,帝席三黑河之西。亢池六星近摄提。氐下众星骑官出,骑官之众二十七,三三相连十欠一。阵车氐下骑官次,骑官下三车骑位。天辐两星在阵傍,将军阵里振威霜。

  氐,十六度,下二尺为五星日月中道,为天子之路寝。明则大臣妃后奉君不失节;如不见或移动,则臣将谋内,祸乱生矣。日月食,主内乱。木犯之,立妃后。火犯,臣僭上。金犯,拜将。水犯,百官忧。客星犯,婚礼不整。彗孛犯,暴兵起。月晕,人不安。一曰氐为后妃之府,休解之房。前二星適也,後二星妾也。将有徭役之事,氐先动。星明大则民无劳。天乳,在氐北,主甘露。明则润泽,甘露降。招摇一星,在梗河北,次北斗柄端,主胡兵。芒角变色、摇动,则兵革大起。梗河二星,在大角北,天子以备不虞。其色变动,有兵丧。帝席三星,在大角西北,天子燕乐献寿之所。其星不见,大人失位。亢池六黑星,为泛舟楫,主迎送,移徙则凶。骑官二十七星,在氐南,天子骑士之象。星众则安,不见兵起。车骑三黑星,在氐西,骑官之上,都车骑之将也。金火犯,为灾。动摇,车骑行。天辐两黄星,在房西,主鸾驾。客星来守之,则辇毂有忧也。骑阵将军一星,在骑官东南,主骑将也。摇动,则骑将出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氐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。亢池六星距北大星,去极七十度半,入亢三度。天乳一星,去极九十二度,入氐十四度。招摇一星,去极五十一度,入亢四度半。梗河三星距大星,去极五十九度,入氐二度。骑官二十七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度,入氐宿初度。车骑三星距东南星,去极一百四十度,入氐二度。帝席三星距东星,去极六十七度半,入氐宿一度半。

  房四星直下主明堂。键闭一黄斜向上,钩钤两个近其傍。罚有三星直键上,两咸夹罚似房状。房下一星号为日,从官两个日下出。

  房,六度,为明堂,天子布政之宫也,亦四辅也。下第四星,上将也;次,次将也;次,次相也;上星,上相也。南二星君位,北二星大人位。又为四表,中间为天衢之大道,亦谓之天阙,黄道之所经也。南间曰阳环,亦曰阳道,其南曰太阳。北间曰阴间,亦曰阴道,其北曰太阴。七曜由乎天衢,则天下平和;由阳道,则主旱、丧;由阴道,则主水、兵。房星,亦曰天驷,为天马,主车驾。南星曰左骖,次左服,次右服,次右骖。亦曰天厩,又主开闭,为蓄藏之所由也。房星明则王者明,骖星大则兵起,星离则人流。日月食,主昏乱,权臣横。彗孛犯之,兵起。下二星为阴,五星犯之为水。上二星为阳,五星犯之为旱。房北二小星曰钩,钤房之钤键,天之管籲,主闭藏。键,天心也。王者孝则钩钤明。近房,天下同心;远则天下不和,王者绝後。房、钩钤间有星及疏拆,则地动河清。东咸西咸各四星,在房星北,日月五星之道也。为房之户,所以防淫佚也。明则吉,暗则凶。日月五星犯守之,有阴谋;火守之,兵起。罚三星,在东咸正西,南北而列,主受金赎罪。正而列,则法令太平;曲而斜行,则刑罚不中。日一星,在房中道前,太阳之精,主明德。金火犯守之,有忧。从官二星,在积卒西北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房四星距南第二星,去极一百一十四度半。键闭一星,去极一百八度,入房四度。罚三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八度,入心一度半。东咸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一十一度,入心一度。日一星,去极一百一十三度,入氐十四度半。从官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二度,入氐十四度。西咸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,入氐十五度。钩钤二小星,去极一百九度半,入房二度半。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:甘氏云,日一星,在房之西,氐之东。日者,阳宗之精也。为鸡三足,为鸟二足,鸡在日中而乌之精为星,以司太阳之行度。日生於东,故於是在焉。

  心三星中央色最深。下有积卒共十二,三三相聚心下是。

  心,六度,一名大火,天王位也。中星曰明堂,为大辰,天子之正位也。前星为太子,不明则太子不得位。後星为庶子,明则庶子继。心上四尺,为日月五星之中道。中心明,则化成道昌;直则地动;移徙不见,国亡。又曰,心变黑色,大人有忧;直则王失势;动则国有忧;离则民流。金火犯,血光不止。土木犯及日月食,不吉。月晕兵起。火来守之,国无主。客星及孛犯,天下兵荒。积卒十二星,在房心西南,五营军士也。微而小则吉;明大摇动,兵大起。一星亡,兵出;二星亡,兵半出;三星亡,兵出尽。他星守之,兵大起,近臣诛。

  《宋两朝志》:心三星距西前星,去极一百一十四度半。积卒十二星距大星,去极一百二十六度半,入氐宿十五度。

  尾九星如钩苍龙尾。下头五点号龟星。尾上天江四横是。尾东一个名傅说,傅说东畔一鱼子。龟西一室是神宫,所以列在后妃中。

  尾,十九度,后妃之府,後宫之场也。北之一丈为天之中道。上第一星后也,次三星夫人,次则嫔妾。第三星傍一星,名曰神宫,解衣之内室。尾亦为九子星,色欲均明,大小相承,则后妃无妒忌,後宫有叙,多子孙。星微细暗,后有忧疾。疏远则后失势;动移则君臣不和,天下乱;就聚则大水。木犯之及月晕,则后妃死;火犯,宫中内乱;土犯吉;水犯,之中有事。客星犯,大臣诛。日月食,主饥。一曰,金火守之,後宫兵起。龟五星,在尾南汉中,主占定吉凶。明则君臣和,不明则为乖戾,亡则赤地千里。火守之,兵起;在外守之,兵罢。天江四星,在尾之北,主太阴。不欲明,明而动水暴出。参差,则马贵。其星不具,则津河关道不通。荧惑守之,有立主。客星入,河津绝。傅说一星,在尾後河中,主後宫女巫祝祀神灵,祈祷子孕。故曰,主王后之内祭祀,以求子孙。《诗》云,克禋克祀,以弗无子,此之象也。其星明大,王者多子孙;小而暗,後宫少子。动摇则後宫不安,星摇则天子无嗣。鱼一星,在尾後河中,主阴事,知雲雨之期也。大明,则阴阳和,风雨时;暗则鱼多亡。动摇,则大水暴出汉中,则大鱼多死。火守在南则旱,在北则水起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尾九星,去极一百二十七度半。晁五星距南第二星,去极一百一十四度半,入尾宿十度。鱼一星,去极一百二十六度,入尾宿十五度半。傅说一星,去极一百八度半,入尾宿十四度。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:石氏云,傅说者,章祝女巫官,一名太祝,司天王之内祭祀,以祈子孙,故有太祝。以傅说於神宫,或读傅为傅,遂谓之殷相,说自庄周妄言。

  夹漈郑氏曰:按傅说一星,惟主後宫女巫祷祠求子之事。谓之傅说者,古有傅母有保母,傅而说者,谓傅母喜之也。今之妇人求子,皆祀婆神,此傅说之义也。偶商之傅说与此同音,诸子家更不详审其义,则曰傅说骑箕、尾而去,殊不知箕、尾专主後宫之事,故有傅说之佐焉。

  按傅说,商之良宰辅也。而其星则所主者宫中祷祠,以祈子孙,其事不类,故先儒疑之。然诸星中,所谓轩辕、社稷、造父、奚仲、王良皆古人之名也,盖在天为星辰,在人为圣贤,於理有之。今疑其不类,而改以为傅说,则过矣。

  箕四星形状如簸箕。箕下三星名木杵,箕前一黑是糠皮。

  箕,十一度,亦谓之天津,後宫妃后之位。上六尺为天之中道。箕一曰天鸡,主八风。凡日月宿在箕、东壁、翼、轸者,风起。又主口舌,主客蛮夷胡貊。故蛮夷将动,先表箕焉。星大明直,则五榖熟,君无谗间。疏暗则无君世乱,五榖贵,蛮夷不伏,内外有差。就聚细微,天下忧。动则蛮夷有使来;离徙则人流,若移入河,国灾人相食。月晕,金火犯之,兵起。流星犯,大臣叛。日宿其野,风起。杵三星,在箕南,主杵臼之用也。纵,为丰;横,为饥;移徙,人失业。不见,人相食。客星入杵臼,天下有急变。糠一星,在箕口前,杵臼西北,明则为丰,暗为饥,不见人相食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箕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一度半。杵三星距中心大星,去极一百三十八度,入箕宿三度。糠一星,去极一百一十七度,入尾宿十七度半。

  ◎北方 元武七宿

  《宋中兴志》:石氏云,北方黑帝,其精元武为七宿 斗有龟蛇蟠结之象;牛蛇象;女龟象;虚、危、室、壁,皆龟蛇蟠蚪之象。 司冬、司水、司北岳、司北方、司介虫三百有六十。 王奕曰,龟不独介虫之长也,北冬令其气蛰,藏有缩藏之象焉。

  斗六星其状似北斗。魁上建星三相对,天弁建上三三九。斗不圆安十四星,虽然名鳖贯索形。天鸡建背双黑星。天籲柄前八黄精。狗国四方鸡下生。天渊十星鳖东边。更有两狗斗魁前。农家丈人狗下眠。天渊十黄狗色元。

  斗,二十五度,天庙也,亦曰天机。五星贯中,日月正道。为丞相太宰之位,酌量政事之宜,褒进贤良,禀授爵禄,又主兵。南二星魁,天梁也;中央二星,天相也;北二星杓,天府廷也,亦为寿命之期。将有天子之事,占於南斗。星盛明,君臣一心,天下和平,爵禄行。芒角、动摇,天子愁,兵起;移徙,其臣逐。日月五星逆入斗,天下流荡。孛犯之,兵起。星小暗,则废宰相及死。鳖十四星,在南斗南,鳖为水虫,归太阴,有星守之,白衣会,主有水。火守之,旱。建六星,在斗背,亦曰天旗,临於黄道,天之都关也。建、斗之间,七曜之道。建为谋事,为天鼓,为天马。南二星,天库也;中央二星,市也,鈇鑕也;上二星,旗跗也。建动摇,则人劳。月晕之,蛟龙见,牛马疫。月食,五星犯守,大臣相谮,臣谋主,亦为关梁不通,有大水。天弁九星,在建星北,入河,市官之长也,主列肆、、若市籍之事,以知市珍也。星明,则吉。彗星犯守之,籴贵,兵起。天鸡二星,在狗国北,主候时也。金火守入,兵大起。天籲八星,在斗南斗杓西,主锁籲关闭。明吉暗凶。狗国四星,在建东北,主鲜卑、乌丸、沃沮。明则边寇作。金火犯守,外夷有变。太白逆守,其国乱。客星守犯之,有大盗,其王且来。天渊十星,在鳖东南,一曰天海,主溉灌。火守之,大旱。水守之,大水。一曰主海中鱼鳖。狗二黑星,在斗魁前,主吠守,防奸回也。不居常处为大灾。农丈人一星,在南斗西南,老农主稼穑也。其占与糠略同。

  《宋两朝志》:南斗六星距西第三星,去极一百一十九度。鳖十四星距东大星,去极一百三十度,入斗五度。天弁九星距西大星,去极九十九度半,入斗宿初度。建六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一十三度,入斗宿四度。天籲八星距西大星,去极一百一十四度半,入尾宿十九度。狗二星距东大星,去极一百一十八度,入斗宿十二度。天渊十星距中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九度,入斗宿十七度。天鸡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一十度,入斗宿十六度半。狗国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度,入斗宿十八度。农丈人一星,去极一百二十四度半,入箕宿六度半。

  牛六星近在河岸头,头上虽然有两角,腹下从来欠一脚。牛下九黑是天田,田下三三九坎连。牛上直建三河鼓,鼓上三星号织女。左旗、右旗各九星,河鼓两畔左边明。更有四黄名天桴,河鼓直下如连珠。罗堰三乌牛东居。渐台四星似口形。辇道东足连五丁。辇道、渐台在何许,欲得见时近织女。

  牛,七度,天之关梁,日月五星之中道,主牺牲。其北二星,一曰即路,二曰聚火。又曰上一星主道路,次二星主关梁,次三星主南越。甘氏曰,上二星主道路,次二星主关梁,次二星主南夷。中一星,主牛,移动则牛多殃。明大则王道昌。其星曲则籴贵。又曰星明大,则关梁通,牛贵;怒则马贵;不明失常,榖不登;细则牛贱。中星移上下,牛多死。小星亡,则牛多疫。月晕,损犊。金火犯之,兵灾;水土犯之,吉。天田九星,牵牛南,太微东,主天子畿内之田。其占与角之天田同。九坎九黑星,在天田东,主沟渠,所以导达泉源,流泻盈溢。明盛则有灾,夷狄侵边;不明则吉。河鼓三星,在牵牛北,天鼓也,主军鼓及鈇钺。一曰三武,主天子三将军,中央大星为大将军,左星为左将军,右星为右将军。左星南星也,所以备关梁,设险阻,而拒难也。明大光润,将军吉;动摇,差度乱,兵起;直则将有功;曲则将失律。右旗左旗各九星,在河鼓左右,皆天之旗鼓也。旗星明润,将军吉;动摇,兵起;怒则马贵。旗端四星,南北列,曰天桴,鼓桴也。星不明,漏刻失时;动摇,军鼓用;桴鼓相直亦然。织女三星,在河北,天纪东端,天女也,主果瓜、丝绵、宝玉也。王者至孝,神祇咸喜,则织女星俱明,天下和平;大星怒角,布帛贵。又曰三星俱明,女功善;暗而微,天下女功废;不见,兵起。东足四星曰渐台,临水之台也,主漏刻、律吕之事。西足五星曰辇道,天子嬉游之道。金火守之,御路兵起。罗堰三星,在牵牛东,主堤塘,壅蓄水潦灌溉田苗。大而明,大水泛滥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牛六星距中央大星,去极一百八度半。天田九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一十六度半,入斗宿二十二度。九坎九星距大星,去极一百四十一度半,入斗宿二十五度。左旗九星距西第四大星,去极七十三度半,入斗宿二十四度。天桴四星距大星,去极九十四度,入斗宿二十四度半。罗堰三星距北星,去极一百九度,入牛宿四度。渐台四星距东南星,去极五十八度,入斗宿十度。辇道五星距西北星,去极四十七度半,入斗宿十一度半。织女三星距大星,去极五十二度半,入斗宿五度。

  夹漈郑氏曰:按张衡云,牵牛、织女,七月七日相见者,即此也。《尔雅》云,河鼓谓之牵牛。又歌曰,东飞百劳西飞燕,黄姑、织女时相见。黄姑即河鼓也,音讹耳。

  容斋洪氏《随笔》曰:宋苍梧王当七夕夜,令杨玉夫伺织女渡河,曰:"见,当报我;不见,当杀汝。"钱希白《洞微志》载:"苏德哥为徐肇祀其先人,曰:'当夜半可以。'盖候鬼宿渡河之後。"翟公巽作《祭仪》十卷云:"或祭於春,或祭於旦,皆非是。当以鬼宿渡河为候,而鬼宿渡河,常在中夜,必使仰占以候之。"叶少蕴云,公巽博学多闻,援证皆有据,不肯碌碌同众,所见必过人。"予按天下经星,终古不动,鬼宿随天西行,春昏见於南,夏晨见於东,秋夜半见於东,冬昏见於东安,有所谓渡河及常在中夜之理?织女昏晨与鬼宿正相反,其理则同。苍梧王荒悖小儿,不足笑;钱、翟、叶三公皆名儒硕学,亦不深考如此。杜诗云:"牛、女漫愁思,秋期犹渡河。","牛、女年年渡,何曾风浪生。"梁刘孝仪诗云:"欲待黄昏至,含娇浅渡河。"唐人七夕诗,皆有此说,此自是牵俗遣词之过。故杜老又有诗云:"牵牛出河西,织女处其东。万古永相望,七夕谁见同。神光竟难,候此事终朦胧。"盖自洞晓其实,非他人比也。

  女四星如箕主嫁娶。十二诸国在下陈,先从越国向东论,东西两周次二秦。雍州南下双雁门,代国向西一晋伸,韩、魏各一皆北轮。楚之一国魏西屯,楚城南畔独燕军。燕西一郡是齐邻,齐北两邑平原君。欲知郑在越下存。十六黄星细区分。五个离珠女上星,败瓜珠上瓠瓜生,两个各五瓠瓜明。天津九个弹弓形,两星入牛河中横。四个奚仲天津上,七个仲侧扶筐星。

  女,十一度,下九尺为日月中道,天之少府也。谓之须女者,须,贱妾之称、妇职之卑者也,主妇女之位。其星如妇功之式,主布帛、裁制、嫁娶。星明,天下丰,女功昌;小暗,则国藏虚;移动,则妇女受殃,产死者多,后妃废。日月食,国忧。木犯,立后;火犯,女丧;金犯,灾;土孛犯,损蚕。月晕,妇人灾。又曰,水守之,万物不成;火守之,布帛贵,人多死;土守之,有女丧;金守之,兵起。十二国有十六星:齐一星,在九坎之东。齐北二星曰赵,赵北一星曰郑,郑北一星曰越,越东二星曰周,周东南北列二星曰秦,秦南二星曰代,代西一星曰晋,晋北一星曰韩,韩北一星曰魏,魏西一星曰楚,楚南一星曰燕。其星有变,各以其国占之。离珠五星,在须女北,须女之藏府也,为女子之星。非其故後宫乱。客星犯之,後宫凶。瓠瓜五星,在离珠北,主阴谋,主後宫,主果食。明则岁熟,微则后失势,瓜果不登。客星守之,鱼盐贵。旁五星曰败瓜,主种,与瓠瓜略同。天津九星,在虚、危北,横汉中,津梁所度。明而动,则兵起如流沙,死人如乱麻。参差不齐,马贵。一星不备,关梁不通;三星不备,覆陷天下;星亡,水灾河溢,水贼称王。奚仲四星,在天津北,古车正也。金火守之,兵车必起。扶筐七黑星主蚕事,见吉不见凶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女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,十二诸侯十六星,其赵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三度,入牛宿四度。离珠五星距东北大星,去极九十五度,入牛宿六度半。败瓜五星距南星,去极八十二度半,入牛宿六度。瓠瓜五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九度,入牛宿七度。天津九星距西弰星,去极四十七度半,入斗宿二十三度。奚仲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三十八度,入牛宿十八度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石氏云,女一名婺女,《左传》昭公十年,有星出於婺女。杜预注,婺女为既嫁之女,织女为处女也。

  夹漈郑氏曰:谨按天之所覆者广,而华夏所占者,牛、女下十二国耳。牛、女在东南,故释氏谓华夏为南赡部州,其二十八宿所管者,多十二国之分野,随其隶耳。

  按郑氏因牛、女间有十二国星,而以为华夏所占者只牛、女二宿。且引释氏南赡部州说以为证。然以十二次言之,牛、女虽属扬州,而华夏之地,所谓十二国者则不特扬州而已。又扬州虽可言东南,而牛、女在天则北方宿也,与南赡部州之说异矣。且北斗七星,其次舍,自张而至於角,星书以为一主秦,二主楚,三主梁,四主吴,五主赵,六主燕,七主齐。五车五星,其次舍在毕,星书以为西北一星主秦,东北一星主赵、燕,东南一星主鲁、卫,中央一星主楚,西南一星主魏。然则北斗、五车所主者,亦此十二国,而此二星初未尝属乎牛、女也。谓牛、女专主华夏可乎。

  虚,上下各一如连珠。命、禄、危、非,虚上呈。虚、危之下哭、泣星。哭、泣双双下垒城,天垒团圆十三星,败臼四星城下横,臼西三个离瑜明。

  虚,九度少强,冢宰之官也,主邑居、庙堂祭祀之事,又主风雲死丧。下九尺,为天之中道。明静则天下安,动摇则有死丧哭泣。日月食,兵起。流星犯,贼乱宗庙。五星犯,有灾。虚北二星曰司命,主举过、行罚、灭不祥。又北二星曰司禄,主爵禄增年延德,故在六宗之祀。司危二星,在司禄之北,主骄佚。司非二星,在危之北,主愆过。凡此四司皆黑星,明大为灾,居常则平。虚南三星曰哭,主号哭也。哭东二星曰泣,主死,明则国多哭泣,金火守之亦然。泣南十三星曰天垒城,如贯索形,主北夷丁零、匈奴。败臼四星,在虚、危南,知凶灾。他星守之饥,兵起。秦、代东三星,南北列,曰离瑜。离,圭衣也;瑜,玉饰:皆妇人之服。星也微则後宫俭约,明大则妇人奢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虚二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度半。司命二星距西星,去极九十二度,入虚宿三度。司禄二星距西星,去极九十度,入虚宿四度。司危二星距西星,去极八十五度半,入女宿八度。司非二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九度半,入女宿九度半。哭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一十七度半,入女宿九度。泣二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,入危宿三度。天垒城十三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六度,入女宿十一度。败臼四星距北星,去极一百三十九度半,入虚宿八度。离瑜三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八度,入女宿九度。

  危三星不直旧先知。危上五黑号人星,人下三四杵、臼形,人上七乌号车府。府上天钩九黄晶,钩上五鸦字造父。危下四星号坟墓,墓下四星斜虚梁,十个天钱梁下黄。墓傍两星能盖屋,身著黑衣危下宿。

  危,十六度,主天府、天库、架屋。甘氏云,为天市庙堂。下九尺,为天之中道。主架屋、受藏、风雨、墓坟祠祀。如动则天下大动土功。张衡云,虚、危等为死丧哭泣之事,亦为邑居庙堂祠祀之事,冢宰之官。动则死丧哭泣。火守,则天子将兵;金守,则饥馑、兵起。虚、危动,则有土功。火守,则兵起;水守,则下谋上。一云,危动则不明,土功、兵革起。月晕、日月五星犯,即有灾。车府东南五黑星,曰人星,有如人象,主静众庶,柔远能迩。一曰卧星,主防淫。不见则人有诈行诏书;明则人安;暗,凶。内杵三星,在人星傍,主军粮。正直下臼,吉;不相当,粮绝;不直,民饥。内臼四星,在人星东南,主春臼。覆则大饥,仰则大丰。《隋志》云,客星入杵、臼,兵起,天下聚米。天津东南七星曰车府,东近河边,抵司非,主官车之府。金火守之,兵车大动。天钩九星如钩状,在造父西,河中,主乘辇、服饰法式。直则地将动,明则服饰正也。传舍南,河中五星曰造父,御官也。一曰司马,或曰伯乐。星亡,马大贵;明则吉。坟墓四星,在危下,如墓形,主丧葬之事,明则多死亡。虚梁四星,在盖屋南,主园陵寝庙。非人所处,故曰虚梁。金火守入犯,兵灾大起。天钱十星,在北落西北,主钱帛所聚。占:明则府藏盈,不尔虚耗。金火守之,兵盗起。盖屋二星,在危南,主天子所居室,亦为宫室之官。金守之,国兵起。彗星尤甚也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危三星距南星,去极九十六度。人五星距西南星,去极七十度,入虚宿六度半。杵三星距南星,去极六十一度半,入危宿三度。臼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六十九度半,入危宿三度半。车府七星距西第一星,去极五十六度半,入虚宿四度半。造父五星距北星,去极三十八度,入危宿十一度。坟墓四星距中星,去极九十六度,入危宿五度半。虚梁四星距东西去极一百度半,入危宿八度。天钱十星距东北星,去极一百一十八度,入危宿三度。盖屋二星距西星,去极九十七度,入虚宿九度。

  室两星上有离宫出,绕室三双有六星。下头六个雷电形。垒壁阵次十二星,十二两头大似并。阵下分布羽林军,四十五卒三为群。军西四星多难论,子细历历看区分,三粒黄金名鈇钺,一颗真珠北落门。门东八魁九个子,门西一宿天纲是。电傍两黑土功吏。腾蛇室上二十二。

  室,十七度,亦谓之营室。甘氏为太庙,天子之宫也。石氏谓之元宫,一曰清庙,又谓军粮之府,及土功事。星明国昌;小不明,祠祀鬼神不享,国多疾疫。动则有土功,兵出野。离宫六星,两两居之,分布室、壁之间,天子之别宫也,主隐藏休息之所。金火守入,则兵起。室南六星曰雷电,主兴雷动蛰,明或动则震雷作。壁阵十二星,在羽林北,横列营室之南,羽林之垣垒也。星众而明,则安甯;希而动,则兵革起;不见,天下乱。五星入,天军皆为兵起;金火水尤甚。羽林四十五星,三三而聚,散在营室之南,天军也,主军骑,又主翼王也。星众而明,则安甯;希而动,则兵革起;不见,天下乱。金火水守入,兵起。鈇钺三星,亦曰斧鑕,在八魁西北,主诛夷。不明则斧鑕不用,移动则兵起。有星入之,皆为大臣诛。北落师门一星,在羽林西南,天之蕃落也,亦曰天军蕃之候门。长安北门曰北落门,以象此也。主非常以候兵。明大则军安,微弱则兵起。金火守之,有兵灾。一曰有星守之,虏入塞。北落东南九黑星,曰八魁,主张禽兽之官也。客星入之,多盗贼,兵起。金火入,亦然。北落西南一星,曰天纲,主武帐,天子游猎之所会。金火守,兵起。室西南二星,曰土功吏,主土功之官也。动摇则有修筑之事。《隋志》,土功吏主司过度。腾蛇二十二星,在营室北,若盘蛇之状,居於河滨,谓之天蛇星,主水虫。微则国安,明则不甯。移南大旱,移北大水。客星守之,水雨为灾,水物不收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室二星距南星,去极八十度半。雷电六星距西南星,去极八十七度,入危宿十二度。壁阵垒十二星距西第一星,去极一百十五度,入女宿十一度。羽林四十五星距大星,去极一百一十七度,入危宿十五度半。斧钺三星距北星,去极一百三十度,入室宿二度。北落师门一星,去极一百二十六度,入危宿十一度半。八魁九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三十九度,入壁宿四度半。天纲一星,去极一百二十九度,入危宿五度。土功二星距西星,去极八十五度,入壁宿初度。腾蛇二十二星距中大星,去极四十四度少,入危宿九度半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曰:甘氏曰,雷电在室南,霹雳在雷电南,雲雨在霹霹南,土功吏在壁西南,盖雷公、电姥、雲将、雨师,与夫霹雳斧吏,皆北方水府之精,而娵訾為天門,故其神棲焉,室不得司之也。

  壁两星下头是霹雳,霹雳五星横著行。雲雨次之曰四方。壁上天厩十圆黄。鈇鑕五星羽林傍。

  壁,九度,下九尺为天之中道,主文章,天下图书之秘府也,亦主土功。明则图书集,道术行,小人退,君子进。星失色,大小不同,天子重,武臣贱,文士图书隐,亲党回邪用。星动则有土功;离徙、就聚,为田宅事。日月食,损贤臣。五星孛犯,兵起、土功。西南五星曰霹雳,主兴雷奋击。明而动用事,不明凶。霹雳南四星曰雲雨,明则多雨水,火守之大旱。天厩十星,在东壁北,盖天马之厩,今之驿亭也。不见则天下道断。鈇鑕五星,在天仓西门,刈具也,主斩刍饲牛马。明则牛马肥,微暗则牛马饥饿,并死丧也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壁二星距南星,去极八十度半。霹雳五星距西星,去极九十三度,入危宿十五度。雲雨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九十五度,入室宿五度。天厩十星距西星,去极四十九度半,入壁宿初度。

  ◎西方 白虎七宿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石氏云,西宫白帝,其精白虎为七宿。奎象白虎;娄、胃、昴,虎三子也;毕象虎;觜、参象麟,觜首参身也。司秋、司金、司西岳、司西海、司西方、司毛虫三百有六十。王奕曰,苍龙、朱雀、灵龟,不独虫之长也,实为王者嘉瑞,故列宿象焉。白虎奚顶也,曰白虎,亦瑞兽也。《尔雅》谓之,胡甘反,盖驺虞之异名也。不食生物,食自死肉,其性至仁,五灵之一也,以五行媲之。苍龙,木也,木得其性则苍龙见。朱鸟,火也,火得其性则朱鸟见。灵龟,水也,水得其性则灵龟见。白虎,金也,金得其性则白虎见。与麟凤龟,俱为王者之瑞,故西方七宿配焉。汉宣帝时,南郡获白虎。宋元嘉中,琅琊有白虎,史臣俱以为瑞而特书之也。

  奎腰细头尖似破鞋,一十六星绕鞋生。外屏七乌奎下横,屏下七星天溷明,司空左畔上之精。奎上一宿军南门。河中六个阁道形,附路一星道傍明。五个吐花王良星,良星近上一策名。

  奎,十六度,天之武库也。石氏谓之天豕,亦曰封豕,主兵。九尺下,为天之中道。又主沟渎。西南大星,所谓天豕目。亦曰大将。明则天下安,动则兵乱。客星守入,兵起;金火守,有水灾。《隋志》云,若帝淫佚,政不平,则奎有角。角动则有兵,不出年中,或有沟渎之事。又曰,奎中星明,水大出。日月食,五星犯,皆有凶。奎南七星曰外屏,以蔽天溷也。占与天囷同。天溷七星在外屏南,天之厕也。不见则人不安,移徙亦然。天溷南一星曰土司空,主水土之事。大而黄明,天下安。若客星入之,多土功,天下大疫。军南门一星,在将军西南,主谁何出入。动摇则军行,不见则兵乱。阁道六星,在王良前,飞道也,从紫宫至河,神所乘也。一曰主道里。张衡云,天子游别宫之道。一曰王良旗,一曰紫宫旗,亦所以为旌表,而不欲其摇动。一星不具,则辇道不通;动摇,则宫掖之内兵起。附路一星,在阁道南傍,刖道也,备阁道之败复而乘之也。一曰太仆,主御风雨,亦游从之义也。一曰,占与阁道同。王良五星,在奎北,居河中,天子奉车御官也。其四星曰天驷,旁一星曰王良,亦曰天马,其星动为策马,故曰王良策马,车骑满野。亦曰王梁,梁为天桥,主御风雨、水道。故或占津梁。其星移,主有兵,亦曰马病。客星守之,桥不通;金火守之,皆为兵忧。前一星曰策,王良之御策也,主天子仆御。在王良旁,若移在马後,是谓车骑满野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奎十六星距西南大星,去极七十二度。外屏距西星,去极八十九度,入壁宿八度半。天溷七星距西南星,去极九十七度,入奎宿三度。土司空一星,去极一百一十五度少,入壁宿九度。军南门一星,去极六十六度,入奎宿十五度。附路一星,去极三十五度半,入奎宿五度。王良五星距西星,去极三十七度,入壁宿初度。

  娄三星不匀近一头。左更右更乌夹娄,天苍六个娄下头。天庾三星仓东脚。娄上十二将军侯。

  娄,十二度,下九尺为日月中道。亦为天狱,主苑牧牺牲,供给郊祀,亦为兴兵聚众。动摇,则聚众;星直,则有执主之命者;就聚,国不安。金火守之,则宫苑之内兵起。日月食,宫内乱。金木火土犯,凶;水犯吉,孛起兵。月晕,两军各退。左更五星,在娄东,山虞也,主知山泽林薮之事,亦主仁智。右更五星,在娄西,牧师也,主官养牧牛马,亦主礼义。金火守之,山泽有兵。其占两更同。两更者,秦爵名。天仓六星,在娄南,仓榖所藏也。星黄而大,岁熟。西南四星曰天庾,积厨粟之所也。天将军十二星,在娄北,主武兵。中央大星,天之大将也;外小星,吏士也。大将星摇,兵起,大将出;小星不具,兵起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娄三星距中星,去极七十五度半。左更五星距西南星,去极七十六度半,入娄宿四度半。右更五星距东北星,去极七十五度,入奎宿十四度。天仓六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四度半,入奎宿十一度。天庾三星距中大星,去极一百二十五度半,入娄宿五度。天大将军十二星距大星,去极六十度半,入娄宿四度。胃三星鼎足河之次。天廪胃下斜四星。天囷十三如乙形。河中八星名大陵,陵北九个天船名,陵中积尸一个星,积水船中一黑星。

  胃,十五度,天之厨藏五榖之仓也,又名大梁。明则四时和平,天下晏然,仓廪实;不明则上下失位;星少则少榖输运。又云,动则有输运事,就聚则榖贵、人流,暗则凶荒。五星犯,日月食,孛侵,并有灾。天廪四星,在昴南,一曰天。张衡云,主积蓄黍稷,以供享祀。《春秋》所谓御廪也。天囷十三星,在胃南,仓廪之属,主给御粮也。明而黄则岁丰,微变常色则不吉。金火守之,即灾起。大陵八星,在胃北,主陵墓。明而大,或中星多,则天下多死丧,或兵起。天船九星,在大陵之北,居河中,一曰舟星,主渡,亦主水旱。不在河中,津河不通,水泛溢。中四星欲其均明,即天下安;不,则兵若丧;移徙亦然。客彗出入,为大水,有兵。大陵中一星曰积尸,明则死人如山。张衡云,一名积廪。积尸明而大,或有傍星多,则天下足死丧,或兵起。若不见而暗,皆吉。火守,则天下大哭泣。天船中一星曰积水,主候水灾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胃三星距西南星,去极六十七度半。天廪四星距南星,去极八十五度半,入胃宿十二度。天囷十三星距大星,去极九十一度半,入胃宿六度半。大陵八星距大星,去极五十四度,入胃宿七度。天船九星距大星,去极五十四度半,入胃宿十度。积尸一星,去极五十五度,入胃宿四度。积水一星,去极五十三度,入昴宿初度。

  昴七星一聚实不少。河西月东各一星,月下五黄天阴名,阴下六乌刍藁营,营南十六天苑形。河里六星名卷舌,舌中黑点天谗星,砺石舌傍斜四丁。

  昴,十一度,下为日月中道。天之耳目也,主西方,主狱事。又为旄头,胡星也,又主丧。甘氏云,主口舌奏对。若明大,则君无佞臣,天下安和;暗小,则佞者被诛;摇动则信谗,杀忠良。张衡云,昴明则狱讼平,暗则刑罚滥。六星与大星等,大水,有白衣会。七星黄,兵大起。动摇,有大臣下狱。大而尽动若跳跃者,胡兵大起。一星不见,皆忧兵之象也。天河一星,在胃东;月一星,在昴东。皆黑星,并主女人灾福。又曰,天河主察山林妖变。天阴五星,在毕柄西,主从天子弋猎之臣,预阴谋也。不明则禁言漏泄。天苑十六星,在昴、毕南,如环状,天子之苑囿,养禽兽之所也,主马牛羊。明则马牛羊盈,希则死。刍藁大星,在苑西,以供牛马之食也。一曰天积,天子之藏府也。星盛则岁丰穰,希则货财散。张衡云,不见则牛暴死,火守之则火灾起。卷舌六星,在昴北,天谗之外,主口语,以知谗佞。张衡云,主枢机,曲而静则贤人用,直而动则谗人得志。卷舌移出汉,则天下多妄言。旁星繁,则死人如邱山。天谗一星,在卷舌中,主医巫,占与从官同。砺石四星,在五车北,主磨砺锋刃。明则兵起,如常则吉。金火及客星守之,兵动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昴七星距西南星,去极七十度。天河一星,去极六十六度,入胃宿十度。月一星,去极七十一度半,入昴宿五度。天阴五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五度半,入胃宿七度。天苑十六星距东北星,去极一百七度半,入昴宿七度半。刍藁六星距西行中星,去极一百八度,入娄宿十一度。卷舌六星,去极五十三度,入昴宿初度。天谗一星,去极六十一度半,入昴宿半度。砺石四星距南第二星,去极六十五度,入昴宿六度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月与天街皆在昴、毕间,故昴、毕之间为天街,黄道之所经也。月者,阴宗之精也。为兔四足,为蟾蜍三足,兔在月中,而蟾蜍之精为星,以司太阴之行度,月生於西,故於是在焉。日精在氐、房,月精在昴、毕,自司其行度,而氐、房、昴、毕,乃黄道之所经不得而司之。

  毕恰似爪叉八星出。附耳毕股一星光。天街两星毕背傍。天节耳下八乌幢。毕上横列六诸王,王下四皂天高星。节下团圆九州城。毕口斜对五车口,车有三柱任纵横,车中五个天潢精,潢畔咸池三黑星。天关一星车脚边。参旗九个参、车间,旗下直建九斿,連斿下十三烏、天園九斿、天园参脚边。

  毕,十七度,主边兵,主弋猎。其大星曰天高,一曰边将,主四夷之尉也。星明大,则远夷来贡,天下安。失色,则边兵乱。一星亡,为兵,丧。动摇,边城兵起,有谗臣。离徙,天下狱乱。就聚,法令酷。甘氏云,毕主街巷阴雨,天之雨师也。故明而移动,则霖潦及街壅塞。明而定,则天下安。张衡云,毕为天马。一曰日月食,边兵凶,将衰。木犯,有军功。昴、毕间二星,曰天街,三光之道也,主伺候关梁。张衡云,主国界也,街南为华夏,街北为夷狄。金火守之,胡夷兵起。明,王道正;暗,兵起。附耳一星,在毕下,天高东南隅,主听得失,伺愆邪,察不祥。星盛,则中国微,有盗贼,边候警,外国反,斗兵连年。合移动,则佞谗行,兵大起,边尤甚。入毕,兵起。天节八星,在毕南,主使臣之所持也,宣威德於四方。明吉,暗凶。诸王六星,在五车南,天汉之中,主宗社蕃屏王室也。明则诸侯奉上,天下安。不见,宗社倾危,四方兵起。天高四星,在参旗西北,近毕,此台榭之高,主远望气象。不见,则官失其守,阴阳不和。五车五星,三柱九星,共十四星,在毕东北,五车主天子五兵。张衡云,天子兵车舍也。西北曰天库,主太白,秦也。次东北星曰天狱,主辰星,燕、赵也。次东南星曰天仓,主岁星,卫、鲁也。中央星曰司空,主镇星,楚也。次西南星曰卿星,主荧惑,魏也。五星有变,各以其所主而占之。三柱,一曰三泉,一曰休,一曰旗。五星均明,柱皆具,即人仓廪实;不具,其国绝食,兵且起。五车、三柱有变,各以其国占之。三柱出外,兵出;柱入,兵入。柱出一月,米贵三倍,期一年。出两月,米贵六倍,期二年。出三月,米贵十倍,期三年。柱出,不与天仓相近,米榖运出千里。柱倒立尤甚。火入守,天下旱;金入守,兵起;水入、月晕,不尔则有赦。天潢五星,在五车中,主河梁济渡之处也。不见,则河梁不通。咸池三星,在五车中,天潢南,鱼囿也。金火犯之,则有大灾。《隋忐》云,月五星入天潢,兵起,道不通,天下乱,易政。咸池明,有龙坠死,虎狼害人,兵起。天关一星,在五车南,毕西北,亦曰天门,日月五星所行之道也。主边塞事,主关闭。芒角,有兵。五星守之,贵人多死。移徙,若与五车合,大将军披甲。参旗九星,在参西五车之间,天旗也。明而希,则边寇不动;不然反是。《隋志》,参旗,一曰天旗,一曰天弓,主司弓弩之张,候变御难。玉井西南九星、曰九斿,天子之旗也,主边军进退。金火守之,兵乱起。天苑之南十三星,曰天园,植果菜之所也。曲而钩,则果菜熟;不然则否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毕八星距右股第一星,去极七十五度。天街二星距南星,去极七十一度,入昴宿十度。附耳一星,去极七十七度,毕宿三度。天节八星距北星,去极八十度半,入毕宿三度。诸王六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度,入毕宿三度。天高四星距东星,去极七十四度半,入毕宿六度。五车五星,三柱九星距大星,去极四十七度半,入毕宿八度半。天潢三星距西北星,去极五十八度,入毕宿十一度。咸池三星距南星,去极五十一度,入毕宿十一度半。天关一星,去极七十一度半,入觜宿初度。参旗九星距南第一大星,去极八十七度,入毕宿六度。九斿九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一十三度,入毕宿十二度。天园十三星距东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四度,入毕宿五度。

  觜三星相近作参蕊。觜上坐旗直指天,尊卑之位九相连。司怪曲立坐旗边,四鸦大近井钺前。

  觜,一度,在参之右角,如鼎足形,主天之关。明大,则天下安,五榖熟。移动,则君臣失位,天下旱。《隋志》云,觜奈酨颍芯馗鬏á旅,收敛万物。明则军储盈,将得势。动而明,盗贼群行,葆旅起。动移,将有逐者。张衡云,葆旅野生之可食者。金火来守,国易政,兵起灾生。日食,臣不忠;月食,君害臣。五星犯,灾生;孛客星犯,兵起。坐旗九星,在司怪西北,主别君臣尊卑之位。明则国有礼,暗则反是。司怪四星,在井钺前。候天地、日月星辰、禽兽虫蛇、草木之变,与天高占同。

  《宋两朝天文志》:觜三星距西南星,去极八十二度半。坐旗九星距南星,去极六十一度半,入参宿八度。司怪四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一度,入参宿六度半。

  参总有三星觜相侵,两肩双足三为心,伐有三星足里深。玉井四星右足阴,屏星两扇井南襟,军井四星屏上吟。左足下四天厕临,厕下一物天屎沉。

  参,十度,上为五星日月中道。甘氏曰,参为忠良孝谨之子。明大,则臣忠子孝,安吉;移动,杀忠臣。一曰参伐,一曰大辰,一曰天市,一曰鈇钺,主斩刈。又为天狱,主杀伐。又主权衡,所以平理也。又主边城,为九译,故不欲其动也。参,白兽之体,其中三星横列,三将也。东北曰左肩,主左将;西北曰右肩,主右将;东南曰左足,主後将军;西南曰右足,主偏将军。故《黄帝占》,参应七将,中央三小星曰伐,天之都尉也,主胡鲜卑、戎狄之国,故不欲明。又曰,七将皆明,天下兵精也。王道缺,则芒角张。伐星明与参等,大臣谋乱,兵起。参星失色,军散败。芒角、动摇,边候有急,天下兵起,又曰有斩伐之事。参左足入玉井中,兵大起,秦地大水,若有丧,山石为怪。参足若突出玉井,则虎狼暴害,星差戾,王臣贰。金火来守,则国易政,兵起,灾生。日月食,则田荒米贵。五星犯,灾甚。玉井四星,在参西右下,水象也。屏二星,在玉井南,屏为屏风。客星入之,四足虫大疾,人亦多死。不见,则国内寝疾。玉井东西四星曰军井,行军之井也,军井未达,将不言渴,名取此也。又曰,主军营之事。天厕四星,在屏东,溷也,主天下疾病。黄吉,青赤白皆凶。不见,与屏同。天屎一星,在厕南。色黄则吉,他色皆凶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参十星距中星西第一星,去极九十二度半。玉井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九十八度少,入毕宿十一度半。天屏二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一十五度,入毕宿十三度半。军井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五度半,入毕宿十四度。天厕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一十度半,入参宿二度。屎一星,去极一百一十五度,入参宿三度半。

  ◎南方 朱鸟七宿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。石氏云,南官赤帝,其精朱鸟,为七宿:井首、鬼目、柳喙、星颈、张嗉、翼翮、轸尾。司夏、司火、司南岳、司南海、司南方、司羽虫三百有六十。王奕曰,朱鸟其以羽虫之长称欤,而曰鹑首、鹑火、鹑尾,何也。师旷《禽经》,鹑,凤也。青凤谓之鶡,赤凤谓之鹑,白凤谓之,紫凤谓之鷟。盖凤生於丹穴,鹑又凤之赤者,故南方七宿取象焉。考之《月令》,春,其虫鳞、龙鳞之长,故东方之宿为苍龙。秋,其虫毛、虎、毛虫之长,故西方之宿为白虎。冬,其虫介、龟、介虫之长,故北方之宿为元武。夏,其虫羽、凤、羽虫之长,故南方之宿为朱鸟。吴兴沈氏,以朱鸟为丹鹑,岂知四兽皆虫之长也,鹑之微何预。

  井八星行列河中净。一星名钺井边安。两河各三南北正。天樽三星井上头,樽上横列五诸侯。侯上北河西积水,欲觅积薪东畔是。钺下四星名水府。水位东边四星序。四渎横列南河里。南河下头是军市,军市团圆十三星,中有一个野鸡精。孙子丈人市下列,各立两星从一说。阙邱三个南河东,邱下一狼光蓬茸。左畔九个弯弧弓,一矢拟射顽狼胸。有个老人南极中,春秋出来寿无穷。

  井,三十四度,甘氏云,井八星,在河中,主泉水,日月五星贯之为中道。石氏谓之东井,亦曰天井,主诸侯帝戚三公之位。故明大,则封侯建国;摇动、失色,则诛侯戚废戮三公,帝师受殃矣。张衡云,天之南门也,黄道所经,为天子之亭候,主水衡事,法令所取平也。王者用法平,则井明而端列。钺一星,附井之前,主伺奢淫而斩之,故不欲其明。大与井齐,或摇动,则天子用钺於大臣。月宿井,有风雨之应。又曰,井为天子府。暗、芒、并日月食、五星逆犯,大臣谋乱,兵起。中有六星,不欲大明,明即水灾。南北两河各三星,分夹东井。一曰天高,天之阙门,主关梁。河南曰南戌,一曰南官,一曰阳门,一曰越门,一曰权星,主火。北河曰北戍,一曰北宫,一曰阴门,一曰胡门,一曰衡星,主水。两戍之间,三光之常道也。河戍动摇,中国兵起。天樽三星,在五诸侯南,主盛饘粥,以给酒食之正也。张衡云,以给贫馁。明则丰,暗则荒,或言暗吉。五诸侯五星,在东井东北,近北河,主刺举、戒不虞。又曰治阴阳、察得失,亦曰主帝心。一曰帝师,二曰帝友,三曰三公,四曰博士,五曰太史。又曰,五曰大夫。此五者常为帝定疑议。星明大润泽,则天下大治;芒角则祸在中。张衡又曰,五诸侯治阴阳、察得失,明而润,大小齐等,则国之福。又曰,赤则丰,暗则荒。积水一星,在河北,所以供酒用也。不见,为灾。又曰,主候水灾。积薪一星,在积水东,以备庖厨之用。明则人主康,火守之,大旱。水府四星,在东井西南,水官也。占与水位同。水位四星,在东井东,主水衡,又主泻溢流也。故巫咸氏赞曰,水位四星,泻溢流。移动近北河,则国没为江河;若水火及客星守犯之,百川盈溢。四渎四星,在井南,轩辕东,是江、河、淮、济之积精也。明大则水泛溢。军市十三星,如钱状,在参东南,天军货易之市。客星及金火守之,军大饥。野鸡一星,在军市中,主变怪也。以芒角、动摇为兵灾,移出则诸侯兵。起军市西南二星曰丈人,丈人东二星曰子,子东二星曰孙。丈人主寿考之臣,不见人臣不得通。子与孙皆侍丈人之侧,相扶而居,不见为灾,守常无咎。阙邱三星,在南河东,主象魏,天子之双阙,诸侯之两观也。金火守之,兵战。阙下狼一星,在井东南,为野将,主杀掠。色有常,不欲变动;角而变色、动摇,盗贼作,胡兵起,人相食。躁则人主不静,不居其宫,驰骋天下。张衡云,居非其处,则人相食。色黄白而明吉,黑凶;赤、芒角,兵起。金火守之,亦然。弧矢九星,在狼东南,天弓也,以备盗贼,尝向狼。弧矢动摇不如常者,多盗贼;明则兵大起。狼弧张,害及胡,天下乖乱。又曰,天弓张,天下尽兵。主与臣相谋。张衡云,满则天下兵起。老人一星,在弧南,一曰南极,常以秋分之旦见於丙,春分之夕没於丁,常以秋分候之南郊。明大则人主有寿,天下安甯;不见,则人主忧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井八星距西扇北第一星,去极六十九度。晁一星,去极六十九度少,入参宿八度半。北河三星距东大星,去极六十一度半,入井宿二十度。南河三星距东大星,去极八十三度半,入井宿二十一度。天樽三星距西星,去极六十八度,入井宿十六度。五诸侯五星距西星,去极五十六度半,入井宿六度半。积水一星,去极五十四度半,入井宿十八度。积薪一星,去极六十五度半,入井宿二十七度。水府四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六度半,入参宿七度半。水位四星距西星,去极七十三度半,入井宿十八度。四渎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八十六度,入井宿二度。军市十三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七度半,入井宿初度。野鸡一星,去极一百九度半,入井宿四度半。丈人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八度,入参宿四度。子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八度,入参宿九度。孙二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十五度,入井宿六度。阙邱二星距大星,去极九十一度少,入井宿十五度。狼一星,去极一百七度半,入井宿十度。弧矢九星,去极一百一十四度,入井宿十五度。老人一星,去极一百四十三度,入井宿三度。

  《宋中兴天文志》:南极老人在弧矢南,司天下人民寿算。盖北极在丑艮,故南极在未坤,南极入地三十六度,不可得而见也,故其精神出地,以见乎南,谓之南极老人。然其出地,亦不甚远,故隐见不常,见则为祥。其势位等威,盖与中斗相埒,以辅上帝,故虽在并分,井不得而司之也。

  鬼四星册方似木柜,中央白者积尸气。鬼上四星是爟位,天狗七星鬼下是。外厨六间柳、星次。天社六个弧东倚,社东一星是天纪。

  舆鬼,二度,为日月五星之中道,主死亡疾病。张衡云,主祠事,天日也,又主视,明察奸谋。东北星主积马,东南星主积兵,西南星主积布帛,西北星主积金玉,随其变占之。中央一星名积尸,亦曰积尸气者,但见气而已,主死丧祠祀。一曰鈇质,主诛斩。鬼星明,六榖成;不明,人散。动而光,上赋敛重,徭役多;星徙,人愁,政令急。鬼质欲其忽忽不明,则安;明,则兵起,大臣谋主,下流亡。甘氏云,积尸摇动、失色,则疾病鬼哭人荒。轩辕西四星曰爟,亦曰烽爟,主烽火,备警急。占以不明安静;明大甚则边亭警急;摇动、芒角,亦然。又曰,明吉暗凶。天狗七星,在鬼西南,狼之北,横河中,以守贼也。移徙,则兵起;金火守之,人相食。外厨六星,在柳南,天子之外厨也,占与天厕同。弧南六星为天社,在老人东南,似柳,直明则吉。《隋志》云,共工之子勾龙能平水土,故祀以配社,其精为星。外厨之南一星,曰天纪,主知禽兽齿岁。金火守之,禽兽多死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鬼四星距西南星,去极六十九度半。爟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六十度半,入井宿二十九度。天狗七星距西星,去极一百二度,入井宿二十二度。外厨六星距大星,去极九十二度半,入鬼宿二度。天社六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三十四度,入井宿十二度。天纪一星,去极一百一度半,入柳宿五度。

  柳八星曲头垂似柳。近上三星号为酒,享宴大酺五星守。

  柳,十四度,上为天之中道。甘氏云,主饮食仓库酒醋之位。明大则人丰酒食;摇动则大人酒死;失色则天下不安,饥馑流於道路。不过三年必应。张衡云,柳为朱雀之嗉,天之厨宰也,主尚食,和滋味。《隋志》云,又主雷雨。一曰天相,一曰天库,一曰注,又主木功。星明,大臣重慎,国安,厨食具。注举首,王命兴,辅佐出。星直,天下谋伐其主。就聚,兵斗国门。酒旗三星,在轩辕右角之南,酒官之旗也,主宴享饮食。五星守酒旗,天下大酺,有酒肉财物之赐,及爵宗室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柳八星距西第三星,去极八十二度半。酒旗三星距西北星,去极七十七度,入柳宿十四度。

  星七星如钩柳下生。星上十七轩辕形,轩辕东头四内平。平下三个名天相,相下稷星横五灵。

  七星,七度。甘氏云,主后妃御女之位,亦为贤士。失色、芒动,则后妃死,贤士诛;明大则道化成国盛。张衡云,七星为朱鸟之颈,一名天都,主衣裳文绣。《隋志》云,主急兵,守盗贼。故欲明,明则主道昌;暗则贤良不处,天下空,天子疾。动则兵起,离则易政。日食,兵饥妇入灾。木犯人安,火犯旱,金主水犯俱灾。月晕、孛犯,兵起。轩辕十七星,在七星北,黄帝之神,黄龙之体也,后妃之主,士女职也。一曰东陵,一曰权星,主雷雨之神。南大星,女主也。次北一星,夫人也,屏也,上将也。次北一星,妃也,次将也。其次诸星,皆次妃之属也。女主南小星,女御也。左一星少民,少后宗也。右一星大民,太后宗也。欲其色黄小而明也。张衡云,轩辕如龙之体,主雷雨之神,後宫之象焉。阴阳交合,盛为雷,激为电,和为雨,怒为风,乱为雾,凝为霜,散为露,聚为雲,立为虹,离为背,分为抱珥,此乃十四变,皆轩辕主之。其星欲小而黄明则吉;移徙则国人流逆;东西角张而振,后败。水火金守之,女主恶也。《汉》注曰,轩辕为权,太微为衡,月五星守犯者,如衡占。内平四星,在中台南、爟之北,平罪之官也。明则刑罚平,暗则否。酒旗南三星,曰天相,丞相之象也,其占与相星略同,稷五星,在七星之南,主农正也,取乎百榖之长,以为其号。明大则岁大丰,不明则俭,不见则人相食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星七星距大星,去极九十六度。轩辕十七星距大星,去极七十五度,入张宿二度。内平四星距西星,去极五十二度,入张宿六度。天相三星距北星,去极九十五度,入星宿六度。天稷五星距大星,去极一百三十七度,入柳宿十三度。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:石氏云,中宫黄帝,其精黄龙,为轩辕。首枕星、张,尾挂柳、并,体映三台,司四季、司中岳、司中土、司黄河、江、汉、淮、济之水、司黄帝之子孙、司倮虫三百六十。按张衡《灵宪》,苍龙连蜷於左,白虎猛据於右,朱雀奋翼於前,灵龟圈脊於後,黄龙轩辕於中,则是轩辕一星,与苍龙、白虎、朱雀、元武四兽为五矣。世之言星者,惟知四兽,而不知黄龙,是求之未尽也。孟康曰,轩辕为权,太微为衡。以轩辕一曰权星,故为权。太微垣主理法平词,如衡之平,故曰衡。《史记 正义》谓,权四星在轩辕尾西,非也;轩辕西四曰爟星,主烽火,备警急。不曰权也。爟字从火,误为权字。张守节不审,指以释此,殊为疏缪。

  又曰,或谓自有乾象,便有此星。轩辕果黄帝之神也,有黄帝而後有之乎。吕氏曰,轩辕之星,黄龙也,两鱼有轩辕之象,故名之曰轩辕。轩辕降神而生,黄帝知之,故自号曰轩辕云尔,号轩辕,非名也。且如王良、奚仲、造父,皆星名,亦其神降而为人,人去而复为星也。何独於轩辕疑之。

  按轩辕,本天市垣之星,而在张宿之分野,则南方朱鸟七宿之所司也。三垣中外官诸星,虽所掌有小大,其位有尊卑,而未有不隶於二十八宿者,盖二十八宿分布周天之躔度分野不可外也。《中兴天文志》,据石氏星书,以黄龙轩辕配四方二十八宿,所谓青龙、朱鸟、元武、白虎者,分而为五。而以为土德寄主鹑火,夫五行之不可缺土。土之寄王固然矣。遂以为爟、积水、积薪、五诸侯、天樽、阙邱、北河、南河、四渎、水位诸星,皆为轩辕之属。按爟以下诸星,与轩辕亦俱寄躔於二十八宿者也。今欲尊轩辕,而以诸星属之,则轩辕岂能外二十八宿,而自为躔度分野以处诸星乎。

  张六星似轸在星傍。张下只是有天庙,十四之星册四方。长垣、少微虽向上,星数欹在太微傍。天尊一星直上黄。

  张,十七度。甘氏云,主天庙明堂御史之位,上为天之中道。若明大,国则盛强;失色,宗庙不安,明堂宫废。《隋志》云,主珍宝、宗庙所用及衣服,又主天厨饮食、赏赉之事。星明,则王者行五礼,得天之中,动则赏赉;离徙,天下有逆人;就聚,有兵。金火守之,有兵起。或云,主贡物。色细无光,王者少子孙。日食,亏修礼也。月食大涝,鱼行人道。火孛犯,兵起;土水犯,国不甯。张南十四星,曰天庙,天子祖庙也。客星守之,祠官有忧,其占与虚梁同。长垣四星,在少微南,主界域及胡夷。火守之,胡人入中国;太白入之,九卿谋反。少微四星,在太微西,南北列,士大夫之位也,一名处士。亦天子副主,或曰博士官。一曰主卫掖门。南第一星为处士,第二星为议士,第三星为隐士,第四星为大夫。明大而黄,则贤士举。月五星犯守之,处士、女主忧,宰相易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张六星距西第二星,去极一百二度半。天庙十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十三度半,入柳宿十三度。长垣四星距南星,去极七十六度,入张宿十四度。

  少微四星距东南大星,去极六十五度半,入张宿十五度半。

  翼二十二星太难识,上五下五横著行,中心六个恰似张,更有六星在何处,三三相连张畔附,必若不能分处所。更请向前看记取,五个黑星翼下头,欲知名字是东瓯。

  翼,十九度。甘氏云,主太微三公化道文籍。失色,则民流。日月交食、五星并逆、芒动,则化道不行,文籍坏灭。动移,则三公废。明大则化成。《隋志》云,翼为天之乐府,主俳倡戏乐,又主夷狄远客,负海之宾。明大则礼乐兴,四夷来宾。动则蛮夷使来,离徙则天子举兵。或云,明则礼乐兴,暗则政教失。日食,臣僭;月食,妇人忧。五星、孛、流、客犯,大凶。东瓯五星,在翼之南,蛮夷星也。张衡云,主东越、穿胸、越三夷。金火守之,其地有兵。芒角动移,兵内叛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翼二十二星距中央西第二星,去极百四度。东瓯五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二十九度,入张宿七度。

  轸四星似张翼相近,中央一个长沙子,左辖右辖附两星。军门两黄近翼是,门下四个士司空,门东七乌青邱子。青邱之下名器府,器府之星三十二。以上便为太微宫,黄道向二看取是。

  轸,十七度。甘氏云,轸七星,主将军乐府歌讙之事。五星犯之,失位亡国,女子主政,人失业,贼党掠人,祸生於百日内。若明大,则天下昌,万民康,四海归王。张衡云,轸为冢宰,辅臣也,主车骑。明大,则车骑用。一云明大则车骑动。《隋志》云,主载任。有军出入,皆占於轸。又主死丧。明则车驾备。动则车骑用;离徙,天子忧;就聚,兵大起。轸辖星,附轸两傍,主王侯。右辖为王者同姓,左辖为异姓。星明,兵大起。远轸凶。轸辖举,南蛮侵。张衡云,辖不见,国有大忧。长沙一星,在轸之中,主寿命也。长沙明,则人寿长,子孙盛。军门二黄星,在青邱西,天子六军之门也,主营候豹尾威旗,占以移其处,为道不通。土司空四黄星,在军门南,主土功。巫咸氏云,金火犯之,天下田不得耕,女不得织。《隋志》云,一曰司徒,主界域。青邱七黑星,在轸东南,主东方三韩之国,占与东瓯同。轸南三十二星,曰器府,主乐器之属也。明则乐器调理,暗则有咎。

  《两朝天文志》:轸四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三度半。右辖星,去极一百一十度半,入翼宿十六度半。左辖星,去极一百一度半,入轸宿五度。军门二星距西南星,去极一百一十二度半,入翼宿十三度。土司空四星距南星,去极一百二十度,入翼宿十四度。青邱七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二十四度半,入轸宿五度。器府三十二星距西北星,去极一百三十七度半,入翼宿八度半。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总论曰:甘、石、巫咸三家,後代所宗也。顾或不深考。以故三垣、大角之列卫、二十八舍内官外官之分隶,不无异同。今於三家参诸说,考定二百九十座,所以不知者阙如也。盖诸星有以一星为一座者,有以二三十星为一座者,有相为比附者,有相比而不附者。杠附华盖,凡十八星为一座。衡附库楼,凡二十九星为一座也。钺不附井,耳不附毕,糠不附箕,长沙不附轸,钩钤、键闭不附房,则以属吏目为官故也。矢得以附弧,臼不得以附杵,以弧矢一人司之,杵臼二人司之故也。野鸡不附军市,鸡自守其所司也。南门不附库楼,南门不但为库楼门也。他如积水不附天船,积尸不附大陵,天谗不附卷石,咸池、天潢三渊不附五车。石氏、甘氏皆有其辨,不可臆说也。若夫称名取类,传记错见,则又有不可概举者。北极为北辰,水星为辰,参为大辰,而大火亦曰大辰。宋,大辰之墟是也,见《左氏》昭十七年。孙炎曰,龙星明者,以为时刻,故曰大辰。心在中最明,时刻主焉。元枵,亦曰天鼋星,在天鼋是也,见《国语》,武王伐商,星在天鼋,昭十九年疏。天鼋,元枵别名也。娵訾亦曰豕韋,嵗在豕韋是也,见襄十八年疏。豕韦,亦名娵訾也。鶉尾亦曰鳥帑,以害鳥帑是也。见襄二十八年。裨灶曰,岁弃其次而旅於明年之次,以害鸟帑。注,南为朱鸟,鸟尾曰帑。疏曰,人妻子为帑,鸟尾曰帑,妻子为人後,鸟尾亦鸟之後,故俱以帑为言也。氐谓之天根,见《尔雅》。天根,氐也。郭璞曰,角、亢下系於氐,犹木之有根。《国语》曰,天根见而水涸也。室谓之定,见《尔雅》云,营室谓之定。郭璞曰,定,正也,作宫室以营室中为正。《诗》,定之方中,作于楚宫。昴谓之留,见《史记 索隐》曰,留,昴也。而《毛传》,亦以留为昴也。毕谓之浊,见《尔雅》,浊谓之毕也。柳谓之咮,丁救反,见襄九年,咮为鹑火。疏曰,柳谓之咮。咮,鸟口也。若斯名类,昉於《尧典》,详於《尔雅》、《左氏》、《国语》诸书,而所入之度,则未悉也。若夫二十八舍,诸言度分,亦或差殊。斗、井度,视诸舍为阔;参仅一度。古,昏、旦至观弧、建为定,亦由所见而莫著其度。近世王奕所述十二次、二十八度,有可考焉。

  按史《志》言三家所考,三垣、大角之列卫、二十八舍内外官之分隶,不无异同。今按历代《天文志》,惟宋《两朝》及《中兴志》,与隋丹元子《步天歌》,能言诸星之分隶。然大角一星,《两朝志》以为属亢,《中兴志》以为属角。库楼十星,丹元子以为属角,而《两朝志》以为属轸,其为异同大概若此。盖自唐开元中,一行所造浑仪,其所测宿度,已与旧经异。而宋太平兴国中,浑仪所测,又与唐异。所争或一二度,或三五度。以管窥天,岂能无误。於是此以为轸,彼以为角;甲以为氐,乙以为房;所差者常在裨邻之次舍,则亦不过三五度间耳。天道幽远,术家各持一说,固未有以订其是非也。至如南斗六星,即斗、牛之斗,则其分野,反在北方。北斗天枢,在张宿十度,则其分野,反在南方。则其理有不可究诘者,当俟知星者而质之。

  ◎二十八宿度

  《中兴天文志》:王奕按自古言天者,皆曰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何从而知审也。曰天本无度,因日之行一昼夜所躔阔狭,强名曰度。盖日之行也,三百六十五日之外,又行四分日之一,以一年而周於天焉。以一日所行为一度,故分为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。范蔚宗谓,日之所行,在天成度,在历成日,是也。曰天固有其度,而二十八宿亦各有度,何从而定之一也。曰二十八宿亦未始有度也。天体冲漠虽分为三百六十五度,然其度难别也。故作历者,隶其度於二十八宿,用以纪日月所躔而已。盖天之有度也,犹地之有里也。二十八宿所分之度,犹九州列县所占之里也。二十八宿各有其度,则日之行於天也。孟春在某星几度,仲春在某星几度,日躔可得而名也。九州列县,各有其里,则人之行於地也,某日至某州几里,某日至某县几里,驿可得而计也。此星度所由起也。曰二十八宿之度,或阔狭何也。曰日之所躔,偶与此宿相当,此阔狭於是分也。故说浑天者曰,日之所躔,或多或寡,適当其星者,凡二十八,故度之多寡,於是生焉。井、斗之舍,非无星也,然不与日躔相当,故其度不得不阔。觜、鬼之傍,非无星也,然日躔一二日,而其星適於相当,故其度不得不狭也。夫其得度阔狭,非举一宿全体尽占此度也。南斗六星也,举全体言之,合距杓星为度;而今历家,距魁第四星为度,杓二星则入於箕。牵牛六星也,举全体言之,合距西二星为度;今历家,距中二星为度,而西二星则入於斗。虚二星也,举全体言之,合距北星为度;而今历家,距南星为度,北星则入於牵牛。盖南斗六星之中,杓二星不当日之度,而魁第四星当度,故距於魁而得二十六度。牵牛六星之中,西星不当日之度,而中二星当度,故牵牛距魁而得六度。虚二星之中,北一星不当日之度,而南一星当度,故虚距南星而得十度。古之造历,假设是法以步日躔,或者不察谓二十八宿本有其度,又见某宿得几度,遂谓举一宿,全体在焉,则又非矣。又按《唐 志》,一行所谓,虚北星旧图入虚,今侧在须女九度。危北星旧图入危,今侧在虚六度半。又奎误距以西大星,故壁损二度,奎增二度;今复距西南大星,即奎、壁各得本度。又柳误距以第四星,今复用第三星。张中央四星为朱鸟嗉,外二星为翼,北距以翼而不距以膺,故张增二度半,七星减二度半;今复以膺为距,则七星、张合得半度。吴兴沈氏曰,二十八宿为二十八星当度,故立以为宿。前世测候,每或改变。如《唐书》测得,毕有十七度半,觜只有半度之类,皆缪说也。星既不当度,自不当为宿次,自是浑仪度距疏密不等耳。凡二十八宿度数,皆以赤道为法,推黄道有不合度者,盖黄道有斜有直,故度数与赤道不等。即复以当度星为宿,惟虚度未有奇数,自是日之馀分。历家取於斗分者,此也。馀宿则不然。

  沈氏《笔谈》曰:予编校昭文书时,预详定浑天仪。官长问予:"二十八宿,多者三十三度,少者止一度,如此不均,何也?"予对曰:"天事本无度,推历者无以寓其数,乃以日所行分天为三百六十五度有奇(日平行三百六十五日有馀而一期天,故以一日为一度也)。既分之,必有物记之,然後可窥而数,於是以度度之星记之。循黄道,日之所行一期,当者止二十八宿星而已(度如伞,当度谓正当伞上者,故车盖二十八弓,以象二十八宿。则如《浑仪泰仪》所谓,度不可见,可见者星也。日月五星之所由,有星焉。当度之昼者,凡二十有八,谓之舍。舍所以挈度,所以生数也)。今所谓距度星者是也。非不欲均也,黄道所由当度之星,止有此而已。"

  按:《中兴志》所载王奕之说,即沈括之说也。王、沈二公,不知其孰先孰後,孰倡孰袭,然王说详而明,沈说简而当,故不嫌并著之云。